日本自由民权运动中的国权思想和民权思想
民权思想和国权思想在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贯穿始终,互相交替和影响。所以,研究日本自由民权运动,国权思想和民权思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本文就由此出发详细解读日本自由民权运动中的国权思想和民权思想。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国权。按其字面意思指的就是国家的权利,国家在政治上的自由,也就是国家对政治的完全支配能力。但是在明治时期的背景下,国权更多的是被赋予保持国家独立的重要含义。正如酒田正敏在《近代日本对外硬运动的研究》中对国权的论述。他认为首先从国权来看,根据这一概念所使用的阶段不同,在用法上也会有些许的差异。至少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国权确立、国权回归的用法,此时的国权是作为国家的自主权、独立权而使用的,是在早期修改不平等的条约和对外维护国家的体面和国威等时候来使用的。第二个阶段“国权伸张”,从增强作为独立国家的权威开始,对朝鲜、中国、东亚甚至是对全世界的影响力的增大,政治经济的侵略等为课题加以讨论的时候来使用。这个时候的国权包含着非常微妙的意思。有的时候是权威,有的时候是权力,有的时候是权益。第三,在讨论国内的政治制度或者是构成原理的时候使用,与国家的权威、国家的权力、国家机关等相同。本文所讲的国权指的是日本在处理国内国外问题时以国家至上为准则。同样,我们也应该明确民权的定义,特别是在自由民权运动中的含义。在自由民权运动中,民权主要指的是国民在政治上的各种权利,要求政治平等与政治自由。自由民权运动中,人们希望通过开设国会和制定宪法来实现自己政治上的各种权利。
在自由民权运动中,民权和国权在不同历史时期因不同的历史背景而占据着不同的位置,在运动初期(1874年),因征韩论的问题而使得国权论优于民权论而占上风;运动高涨时期(1878年),民权论优于国权论而占据了上风;运动的衰退时期(1884年),国权论占据着主流并且民权论从此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