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什么意思?这句话谁说的?

2025-08-15 01:03 来源:秀流网 点击: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什么意思?这句话谁说的?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说的是朱元璋,意思是我本是淮右的一介百姓,天下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用呢?不过这句话出自小说《明朝那些事儿》,并非是朱元璋本人说的。不过朱元璋能从一介布衣,做到明朝开国皇帝,等他看着自己的江山应该也会有种天下舍我其谁的雄风。其实朱元璋早年的经历十分穷苦,他一心只想着活命,那他又是如何走上成为天子之路的呢?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什么意思?这句话谁说的?

大历史观是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中提出的一种新式史观,以历史的内在逻辑为依据,通过现行发生的历史与未来作比较,从而对历史未来走向做出一定预测,大历史观的研究方法与编年体历史相似,以时间为经,史事为纬,集中反映一段时期的历史事件及影响。

我们不妨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入手,来研究一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按大历史观可知,朱元璋出生在动荡的元朝末期。

对于明朝这位开国帝王,三个阶段可以概括他的一生,第一阶段1328—1352年,这一阶段的朱元璋的主要任务是放牛,当和尚,以及外出讨饭,这一阶段对皇帝朱元璋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第二阶段是1352—1368年,这一时期朱元璋的主要任务是造反,“高筑墙、缓称王”,以及推翻元朝的统治。

第三阶段是从1368—139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做皇帝。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什么意思?这句话谁说的?

1.卑微的生命

“尧舜以来,得国至正者,唯汉与明”,这种史论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明朝与汉朝类似,开国皇帝皆是没有阶级背景的汉人,可称得上“布衣天子”。

高祖刘邦是泗水亭长,朱元璋则更惨,是地主家的放牛郎。同样的,两朝起义之初的目的都是为救万民于水火,而并非彰显个人野心。

因秦无道,刘邦私自释放刑徒,被迫藏于芒砀山,后陈胜起义,沛公啸聚三千义兵,于芒砀山斩白蛇起义。

而朱元璋所处元末时期,更是民族矛盾尖锐,人民分为四等,元人统治下的汉人和南民是最低等,元人无需劳动便可以获得汉人的全部财产。

不光如此,杀死一个汉人不需偿命,只需缴纳与毛驴等同价格的烧埋银即可,谁家姑娘出嫁第一夜,必须送给元人,甚至汉人连姓名不能拥有,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朱重八的名字便是如此。

可即使这样,朱重八一家仍然努力的活着,朱家世代为佃农,为地主耕种,每年所得粮食十分之八要上交地主,沉重的克扣让朱重八一家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

但天不遂人愿,命运和朱重八开了一个大玩笑,1343年发生的严重旱灾以及瘟疫,夺去了朱重八双亲以及大哥的性命,孤苦无依的朱重八去找地主讨要一块土地来埋葬双亲和大哥,却惨遭拒绝,最后还是同乡的一个好心人给了他一块土地埋葬双亲。

这件事情给年幼的朱重八留下了极大的印象,年幼的朱重八十分不解,为什么地主不种地,每年却衣食无忧,而自己的父母在田垄间辛勤劳作一辈子,到死后却连一块容身之地都没有?

少年朱重八不知道,许多年前的东汉末年,曾有人发出和他同样的疑问,彼时,曹孙刘还未起事,那个时代他手执太平经振臂一呼,天下赢粮景从,他高声疾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创立黄巾军,自称大贤师,他就是巨鹿张角。

不过,和大贤师张角的主动反抗不同,少年朱重八从未想过去造反,没有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反抗,这时的朱重八只想在这个吃人的时代中活下来。

多么卑微的奢求!朱重八只想活下去!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什么意思?这句话谁说的?

2.苦难人生

失去双亲后的朱重八到皇觉寺出家当了和尚,每天干着脏活累活,还要遭受老和尚的责骂,即使这样的日子也没持续多久,第二年,严重的饥荒,让朱重八不得不外出乞讨。

正是这段乞讨的经历造就了后来坚毅果敢的朱元璋,每当敲开一扇门乞讨,都意味着一次冷眼与拒绝,可朱重八别无选择,生命与尊严之间的选择,朱重八选择了生命,因为他要活下去,在乞讨流浪的三年中,朱元璋受尽白眼,走遍了淮西各处,见遍了各地的风土人情。

苦难的生活,为朱元璋造就一颗无坚不摧的王者之心。没有人生下来就是伟大的,伟大的人都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磨砺而成的,这一阶段后来的朱元璋影响颇深。

上天总是会把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此时,朱元璋的机会来了!

元朝统治无道,各地纷纷爆发起义,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无数农民纷纷铤而走险进行反抗。

农民是最温和的存在,他们不像激进的文人,你只要让他活下去,他便不会反抗你!可即使活下去,这个最卑微的奢求,元朝都已经满足不了!一场新的社会变革正在酝酿之中。

当时的社会上流传着“明王救世,普度众生”的说法,而这就是那一时代农民起义的最高革命纲领。

秉承这一革命纲领,颍州刘福通与韩山童揭竿而起,自立红巾军,推举韩山童为明王,北方的白莲教也蠢蠢欲动意欲讨伐元朝,各地纷纷起来响应。

而此时,收到儿时玩伴汤和来信的朱元璋还在犹豫不决。冒着生命危险去造反,这让朱元璋无法下定决心。

恰在此时,他的师兄告诉他,有人去告密说他参加义军。左右是死的朱元璋,终于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开启了属于他造反之路。

朱重八的造反,实属被逼无奈,但这其中也充满着朱重八的怨恨,双亲和大哥的惨死让他记忆犹新,地主丑恶的嘴脸和乞讨时所遭受的冷眼都在这一刻涌来。

朱元璋终于下定决心,他朱重八要活下去,要有尊严的活着,而不是像牲畜一般任人宰割!

他朱元璋要改变这个时代,不过就是一死,舍身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朱元璋立志要将自由之花种遍每一个角落!

殊不知,这一去,世上再无和尚朱重八,只有统帅朱元璋。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什么意思?这句话谁说的?

3.造反十载

时间转眼来到1352年,朱元璋开始他的人生转折点。

第二阶段初期,朱元璋率先投奔红巾军郭子兴。

入伍后的朱元璋作战勇敢、机智灵活且时常身先士卒,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成为了心腹。

甚至,郭子兴不惜将养女马氏嫁与朱元璋,这就是后来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脚马皇后,因为不曾缠足,后世也用“露马脚”来比喻,说的就是马皇后的大脚。

婚后的夫妻二人伉俪情深,后郭子兴受人挑拨猜疑朱元璋,将他关入禁闭室,不许进食,马皇后不忍夫婿挨饿,窃饼藏于怀中,偷偷拿给朱元璋吃。朱元璋看见马皇后胸前的饼印,忍不住大哭。

怀饼救夫,成为一段美谈,正是因此,才让朱元璋对马皇后愈发尊敬。

随着马皇后的打点,朱元璋才得以被放出,出来之后的朱元璋更加骁勇善战,夫妻二人携手走过了那段艰苦的日子,朱元璋在外征战,而马皇后为朱元璋打理后方,消除后顾之忧。

朱元璋的成功,好妻子马氏功不可没。

后来的朱元璋见濠州城中诸将争夺权力,于是下定决心倚靠自己力量开创一番天地。

朱元璋回到自己的家乡招募军队,听说朱元璋做了红巾军的头目,许多儿时的玩伴,纷纷来投靠他,这其中有像徐达、周德兴、郭英这样的当世猛将。他们虽然出身低微,但不妨朱元璋对他们的重用。

秦末时期,高祖刘邦的贴身卫士樊哙也是市井中杀猪卖肉的屠夫,动乱的时代,身份地位是最虚无缥缈的,若时运得济,布衣也可傲王侯。汉、明两朝,是最好的明证。

同样也是在这一时期,朱元璋遇见徽州人士朱升,朱元璋采纳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开始积蓄自己的力量,蛰伏待发。

这一时期,朱元璋攻占集庆(今南京),声望达到顶点,与天下群雄争锋。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什么意思?这句话谁说的?

4. 一统江南

经过多年的实力积攒,当时古老的华夏大地上,真正能与朱元璋一较高下的,只剩江浙的张士诚和湖北的陈友谅,面对两人,朱元璋再一次展现他天才般的军事能力和坚定的意志。

朱元璋认为盐商出身的张士诚特点是格局小,且并无远略;而渔农出身的陈友谅自幼受尽他人白眼,特点是有气度格局和心狠手辣。

如果先出兵攻打张士诚,到时,陈友谅一定会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术,倾一国之力攻击朱元璋,腹背受敌;但是如果先攻打陈友谅,格局偏小的张士诚一定不会背后袭击,到时便可逐一击破。

正是凭借非凡的远见,朱元璋制定先西后东,先强后弱的战略方针。

此时的朱元璋开启自己的登顶之路,或许,如果陈友谅不是生活在元末,又或未与朱元璋相遇,陈友谅也是平定一方、坐镇天下的人物。

只可惜,这一时期历史上只允许出现一位皇帝,最终,一时瑜亮的两人在鄱阳湖进行了大决战。

朱元璋以弱于陈友谅一倍之力,决战鄱阳湖。朱元璋凭借非凡的坚定意志和采取名士刘基(字伯温)的计谋,围困陈友谅于鄱阳湖中。陈友谅战败,突围时被流箭射中不治身亡。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什么意思?这句话谁说的?

天下一统即将迎来光辉,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一战鼎定了未来的历史版图,这其中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大胜之后的朱元璋曾经来到紫金山上的一处禅寺。

在此处,朱元璋回忆起当年做和尚和乞讨的场景,寺中主持见他面带杀气,唯恐朱元璋会闹事,便拉着他去大殿讲禅,左右旁敲侧击询问朱元璋是何方人士,家住哪里,朱元璋面带笑意不予理睬。

当夜,寺院住持实在放心不下朱元璋,便向朱元璋居住的房间走去,想要赶朱元璋走。谁知早就人去屋空,但房间的墙壁上却用朱砂写就几行大字: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尤腥!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此时的朱元璋不再是当年衣不蔽体的放牛郎,而是既汉之后第二个得国正者的帝王,天下枭雄陈友谅都已经败于朱元璋之手,谁还能阻挡朱元璋的崛起?

果不其然,陈友谅败亡鄱阳湖的四年后,张士诚兵败被俘,押解途中,自缢身亡。

自1352年起兵,至今1368年,朱元璋凭借他非同凡人的坚定意志和内心不败的信念,开创了足以让后人敬仰的基业。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记,救济斯民”成为时代最强音,朱元璋终于实现了让人间大地遍种自由花的理想,只不过繁华背后是无数仁人志士用鲜血浇灌的。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什么意思?这句话谁说的?

5.布衣天子

1368年,一个新的时代已然建立,不易日月,永照大明,自1352年起兵至今,十几载匆匆而过,他朱元璋也终究从衣不蔽体的放牛郎成为执掌天下的帝王。

穷苦出身的朱元璋十分懂得,只有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才不会反对你,当政之后的朱元璋下令归耕农民,使耕者有其田。

在中央,朱元璋则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而且朱元璋对贪官十分痛恨,一经发现,查处绝不手软,以雷霆手段肃清吏治。

不用雷霆手段,不显菩萨心肠!

一系列为政举措下,大明国力蒸蒸日上,史称洪武之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少的愤懑让朱元璋开始残暴嗜杀起来,大肆屠杀功臣。受乞讨经历的影响,朱元璋性格愈发残暴,虽有马皇后的时时劝谏,但依旧不能阻挡朱元璋的嗜杀。

仅丞相胡惟庸一案,所受牵连之人有几万之多,一时间开国功臣人人自危。

为了搜集军政及关于各大臣的情报,朱元璋设立锦衣卫,被株连之人数不胜数,若非有马皇后的劝谏,大明更加会血流成河。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什么意思?这句话谁说的?

可就是如此残暴嗜杀的明太祖在晚年,马皇后去世时却悲痛大哭。

明史有云:“帝拗哭,遂不复立后,是年九月庚午葬孝陵。”

“帝拗哭!”

想他朱元璋自幼贫苦,乞讨时受尽白眼,不曾哭泣,参加义军九死一生,前途未卜时,不曾哭泣;

气吞山河决战陈友谅于鄱阳湖,打败张士诚,杀尽百万江南兵,也不曾有半点情绪;

但唯独那个胸中怀饼的马姑娘病逝时,明朝开国太祖哭的像是一个小孩子一样!

或许只有朱元璋自己知道,兜兜转转一生,自己多想还是当年山野间放牛的朱重八,初心未改。

如果没有元末的压迫,自己或许和他人也没什么两样,一样的在田野中老死一生。

但历史终究不会给人选择的余地,自从踏入造反的道路起,放牛郎朱重八便不复存在,有的只是心如磐石的领袖。

据明史记载,临死之际,马背上征战一生的朱元璋,再一次跨上战马,朝着夕阳的尽头奔驰而去,仰天高歌:

“朱重八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朱重八一生有过繁华,也有过落寞,有过意气风发,也有过心如死灰,但朱重八一生唯独不曾平庸过!”

落日余晖将他的身影拉的悠长,历史的长河中,明太祖高歌远去!

文:许还真

相关标签:

​商鞅变法使秦国强盛并一统六国,为何会遭到后人批驳?
2025-08-15 01:01:22

​商鞅变法使秦国强盛并一统六国,为何会遭到后人批驳?

商鞅变法使秦国强盛并一统六国,为何会遭到后人批驳?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重要的一个变法,从结果来看也可以说是最成功的变法。秦国正是因为启用了商鞅变法才走上强国之路,有...

​曹操与蔡文姬的故事
2025-08-15 00:59:07

​曹操与蔡文姬的故事

曹操与蔡文姬的故事 说到曹操其实大家也应该多多少少知道这个人的,毕竟是大枭雄啊,在三国时期最厉害的霸主,再说说蔡文姬可能大家都不太认识了,她好像在正在的历史上并不存...

​宋朝人都是如何打招呼的?
2025-08-15 00:56:52

​宋朝人都是如何打招呼的?

宋朝人都是如何打招呼的? 宋朝的文教可以被称为各朝代之最,民间对于文学的追捧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景象。我们近几年看到的历史剧,把背景放在宋朝的是越来越少了,可能这也...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
2025-08-15 00:54:37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 一般安史之乱被认为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事件,安史之乱以后,唐朝面临三方面的严重困扰,只要有一方处理不好,便会转换成危机。总说唐朝相对其...

​荆轲不想刺杀秦始皇?
2025-08-15 00:52:22

​荆轲不想刺杀秦始皇?

荆轲不想刺杀秦始皇? 荆轲,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心中敬佩的英雄人物,他为了报答燕太子丹的恩情,明知自己前往秦王宫刺杀秦王,就是一件必死的事情,不论成败,但是他还是毅然...

​明朝张嫣皇后结局如何
2025-08-15 00:50:07

​明朝张嫣皇后结局如何

明朝张嫣皇后结局如何 说起张嫣,这是大名孝哀慈靖恭惠温贞偕天协圣悊皇后”,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原配皇后,明思宗朱由检之寡嫂,被认为是明朝时期最美艳的皇后。张嫣身上有三个...

​唐朝有没有发生过焚烧长安事件?
2025-08-15 00:47:52

​唐朝有没有发生过焚烧长安事件?

唐朝有没有发生过焚烧长安事件? 因为《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导致不少观众都对唐朝充满了兴趣。唐朝在古代封建时期,的确算是一个较为开放的朝代,而且各方面的发展也都达到...

​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哪个大(即兴评述答案:不存在是谁大)
2025-08-12 22:01:10

​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哪个大(即兴评述答案:不存在是谁大)

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哪个大(即兴评述答案:不存在是谁大) 很多读者认为,玉皇大帝在天上,如来佛祖在西天。一个管着天上众神,一个管着佛子佛徒,地位都很高。 然而,如果让...

​历史上真正的杨家将到底如何(杨家将抗辽成功了吗)
2025-08-12 21:58:56

​历史上真正的杨家将到底如何(杨家将抗辽成功了吗)

历史上真正的杨家将到底如何(杨家将抗辽成功了吗) 杨家将在记载的资料上,出自宋太宗至宋神宗时期,分别对应了杨家的三代人:杨业、杨延昭、杨文广。这三位作为武将,在《宋史...

2025-08-12 21:56:41

​曹植是怎么死的,曹植在兄长曹丕登基后是什么下场?

曹植是怎么死的,曹植在兄长曹丕登基后是什么下场? 今天我们要进行讨论的就是位于三国时期的曹操之子曹丕、曹植俩兄弟之间的纠葛与纷争。要提到俩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最具有代...

​萧太后赐死两个姐姐是真的吗萧太后为何要赐死两个姐姐
2025-08-12 21:54:26

​萧太后赐死两个姐姐是真的吗萧太后为何要赐死两个姐姐

萧太后赐死两个姐姐是真的吗萧太后为何要赐死两个姐姐 说到这个萧太后很多人估计不太认识,但是如果看过什么这个燕云台的话,那还是认识的,毕竟这个说的就是萧太后的故事,话...

​王莽为什么要逼死自己的儿子是因为自己的野心吗?
2025-08-12 21:52:11

​王莽为什么要逼死自己的儿子是因为自己的野心吗?

王莽为什么要逼死自己的儿子是因为自己的野心吗?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王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人们对于王莽的经历,一直都是茶余饭后热议的谈资之...

​晋文公为何能登上霸主之位?有个女人尤为重要
2025-08-12 21:49:56

​晋文公为何能登上霸主之位?有个女人尤为重要

晋文公为何能登上霸主之位?有个女人尤为重要 重耳,即晋文公,春秋时期晋国第二十二任君主,是春秋时期最英明的君主之一,一生颇有传奇色彩。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

2025-08-12 21:47:41

​在与太平军对垒时,骆秉章有何作为?

在与太平军对垒时,骆秉章有何作为? 骆秉章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作为晚清朝廷重要大员,广州花都人骆秉章官至一品,与曾国藩、左宗棠、...

​甲午海战致远舰经远舰历史身份揭秘
2025-08-12 21:45:26

​甲午海战致远舰经远舰历史身份揭秘

甲午海战致远舰经远舰历史身份揭秘 说到“致远舰”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但是这个舰在历史上非常的出名,而且它的身份也非常的不简单的,话说最近我们在做水下考古的时候,竟然...

​戒指是赵云发明的?荆州绵阳明间传说让人不得不信
2025-08-12 21:43:11

​戒指是赵云发明的?荆州绵阳明间传说让人不得不信

戒指是赵云发明的?荆州绵阳明间传说让人不得不信 说到赵云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武力值,也有很多的人想到的什么七进七出啊,救阿斗,长坂坡等等战役了,反正就是豪气...

​东汉文武官职表介绍
2025-08-12 21:40:56

​东汉文武官职表介绍

东汉文武官职表介绍 汉朝武官 一品大将军二品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抚军大将军、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国大将军、南中大将军(以上...

​刘备如果不失去荆州会统一天下吗(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2025-08-12 12:08:16

​刘备如果不失去荆州会统一天下吗(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刘备如果不失去荆州会统一天下吗(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今天我们来聊聊三国时期,倘若关羽没有丢失荆州,刘皇叔是否有机会能完成一统天下的霸业,以下内容仅代表个人意见,欢迎...

​虞书欣(中国内地女演员、歌手)
2025-08-12 12:06:02

​虞书欣(中国内地女演员、歌手)

虞书欣(中国内地女演员、歌手) 虞书欣简介 虞书欣,1995年12月18日出生于上海市,毕业于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大学,中国内地女演员、歌手。 早年经历 虞书欣大学就读于新加坡拉萨尔...

​曹丕跟曹睿什么关系(曹丕是魏文帝还是魏武帝)
2025-08-12 12:03:46

​曹丕跟曹睿什么关系(曹丕是魏文帝还是魏武帝)

曹丕跟曹睿什么关系(曹丕是魏文帝还是魏武帝) 按正常的道理讲,曹丕或者曹睿不会一个比一个死的早,至少有一个能够活到跟曹操差不多的年龄才对。 如果不去看历史书籍和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