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郭锡良(郭锡良古代汉语下册电子版)
郭解,西汉时期的历史人物,为著名的游侠儿。所谓游侠就是行走江湖,替天行道,我行我素之人,和民国时期的四川袍哥,洪门中人差不多,而且还是其中地位不差的佼佼者。常言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混江湖这个事情到底是遗传还是小时候的耳濡目染还真说不清楚。
郭解也算是子承父业吧,其老爹就是在江湖上讨生活,风里来雨里去的,为朋友兄弟义气,两肋插刀啥的那也是家常便饭的。在古惑仔的江湖中也算一号人物的,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好不快活。可在统治阶级的眼中,这就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不安定因素,蛊惑民心的不良标杆呐,是需要铲除滴。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的,在汉武帝时期,因维稳需要,在扫黑除恶的行动中,郭解老爹人头落地。
郭解个子不高,但是精明强悍,不抽烟,不喝酒的。按现在来说可以称得上一位优质男了,但人不可貌相呐。其并不是一个文质彬彬的文青,而是从小就残忍歹毒,一旦不爽,拔刀就干。亲手杀过的人也有好多,不惜牺牲生命去替朋友报仇,藏匿亡命徒去犯法抢劫。一般混社会的都没有正当职业的,但是肉要大口的吃,酒要大碗的喝,怎么办?印假钞,铸私钱,盗古墓,卖古董,怎么来钱怎么搞,坏事也是干尽了。
等到郭解年龄大了,就改变行为,检点自己,用恩惠报答怨恨自己的人,多多地施舍别人,少望别人报答自己。但其内心仍然残忍狠毒,为小事突然怨怒行凶的事依然如故。最终还是在武帝时期,被清旧账,以大逆不道之罪抄家灭族。
帮人办事,受人恩情,重视名誉,甚至不用他知道就有人为他把说他坏话的人的舌头割下来。
无法无天,力能通天,卫青为他说话,阙下还敢杀人。
他成了一个精神象征,有人为他杀人而不求回报,有人为他把说他坏话的人的舌头割下来。迁往关中人送他千万钱,一介布衣让汉武帝感慨
太史公曰: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谚曰:“人貌荣名,岂有既乎!”於戏,惜哉!
御史大夫公孙弘议曰:“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虽弗知,此罪甚于解杀之。当大逆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