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临终前,为什么想要杀了樊哙?

2025-09-12 22:19 来源:秀流网 点击:

刘邦临终前,为什么想要杀了樊哙?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刘邦之所以要杀樊哙,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在刘邦看来,樊哙当时属于外戚一党。

樊哙出身沛县集团,从刘邦起兵的时候开始,就已经跟着刘邦打天下了。照理来说,这样的樊哙,应该算作功臣集团才对,而且还应该是功臣集团内部的核心人员。但同时,除了开国功臣这个身份之外,樊哙还有一层重要身份,那就是刘邦的妹夫。

刘邦娶了吕雉,而樊哙,则是娶了吕雉的妹妹。

正是因为这样一层身份,对于刘邦而言,樊哙应该属于是外戚集团,而且还是外戚集团内部,最核心也最重要的一个成员。而在刘邦病重的时候,作为继承人的刘盈,仅仅只有十六岁而已。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刘邦去世,刘盈不可能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坐稳皇位。在这种局面下,如果外戚集团势力过大,尤其是还有樊哙这样一位执掌兵权的大将军在,这对刘盈的皇位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刘邦在临死之前,才会下定决心,下令去干掉这个老部下。只可惜,负责执行这项命令的陈平,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路上走得非常慢,故意拖到刘邦病逝,吕后掌权后赦免了樊哙,樊哙这才得以幸免于难。

当然,刘邦和樊哙的恩怨,远不是几句话就能概括的。要想知道刘邦临死之前,为何下定决心要除掉樊哙,我们还是得简单回顾一下,刘邦和樊哙的人生纠葛。

樊哙出身底层,早年就是沛县一个杀狗的屠夫。而当时的刘邦,则是当地的派出所所长。正是因为这种特殊身份,两人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就关系不错。没事吃吃饭喝喝酒,日子过得不亦乐乎。

如果秦朝能够一直存在下去的话,也许到了晚年的时候,樊哙会娶一个普通女子,生几个孩子,继承他的杀狗事业。而刘邦则有可能安心退休,虽然秦朝那会儿没有退休金这个说法,但以刘邦的聪明,估计晚年过得也不会太差,俩人晚年还是会出去吃吃饭喝喝酒,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是,所有的这一切,都随着那场著名的秦末农民起义,彻底改变了。

公元前209年,随着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刘邦也在沛县起兵响应,拉起了一支队伍。而刘邦起兵的时候,作为好朋友的樊哙,自然也不会置身事外,很自然地就跟着刘邦一起搞事情了。

对于刚刚起兵的刘邦来说,樊哙可以说是他身边最得力的一个助手了。一方面,樊哙常年的杀狗经历,让樊哙的个人武力非常出色,上战场打仗也不害怕,完全可以独挡一面。另一方面,樊哙还娶了吕雉的妹妹,从关系上来说,算是刘邦的连襟。

这样的樊哙,个人能力强,而且还能被刘邦彻底信任。所以,从起兵那天开始,樊哙就做了刘邦的副官。后来刘邦逐渐发达,樊哙的地位也逐渐水涨船高。但在这个过程当中,樊哙始终是刘邦身边最为信任的人,同时也是最为得力的助手。

刘邦起兵之后的历史,大家就比较熟悉了。先是逐渐壮大,趁着项羽在巨鹿地区,拖住秦军主力,抢先攻入了关中。然后又被项羽逼着让出了咸阳,就藩汉中。在这个过程当中,樊哙一直冲锋在前。而且在鸿门宴上,樊哙还冒着被乱刀砍死的风险,闯进去搅了范增布置的杀局,让刘邦保住了一命。

这样的樊哙,在刘邦集团内部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了。如果说,当时在刘邦身边,后勤方面萧何说了算,谋略规划方面张良说了算。那么在带兵打仗方面,樊哙基本上就是头号大将了。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刘邦宣布要拜大将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刘邦肯定是要拜樊哙为大将。就连樊哙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毕竟,在当时的刘邦集团内部,其他几位高层将领,比如周勃、曹参以及卢绾等人,综合实力都比不过樊哙。

但结果,这个大将之位,最后却被突然冒出来的韩信截了胡。这也难怪,当时樊哙和其他几位高级将领,会感到不服气了。

不过,即便这样,樊哙仍是做到了识大体不闹事,尤其是当韩信展现出了极强的指挥能力之后,樊哙更是心甘情愿地听命于韩信,再也不提和韩信争权夺位的事情。这事说起来简单,但如果我们能带入一下樊哙的视角,我们就会发现,这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

而之后的楚汉战争当中,樊哙依然冲杀在前。虽然樊哙没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才能,只能说是一个将才。但在楚汉战争期间,樊哙却可以做到身先士卒,奋力拼杀。作为军队统帅,樊哙是不够格的。但作为一员猛将,樊哙就太合格了。

除此之外,在汉朝开国之后,樊哙依然充当刘邦的马前卒。刘邦几次平定异姓诸侯王的叛乱的过程当中,樊哙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这样的樊哙,在汉朝开国功臣集团中的地位,自然是可想而知了。

更为难得的是,樊哙本人在做人方面,还非常有智慧。比如说,之前和韩信竞争大将,输了之后便心服口服,甘愿接受韩信的调遣,丝毫没有怨言。而汉朝开国之后,某次韩信去樊哙家里,樊哙竟然直接以大礼参拜,极为尊重韩信。反倒是韩信,对樊哙有些不屑一顾。

这样的樊哙,绝对不是什么莽汉,而是深谙做人之道的人。

历史上真实的樊哙,大概就是这样一个人。作战很勇敢,但确实不像韩信那样,没有统帅大兵团作战的能力。但同时,底层出身的杀狗经历,也让樊哙对人心非常了解,深谙做人之道。

这样的樊哙,不管怎么看,似乎都应该得以善终。尤其是他遇上的皇帝,还是刘邦。历史上真实的刘邦,对于那些不爱搞事情的功臣,往往都是网开一面,并未大肆屠戮。这一点,刘邦和后世某个以嗜杀功臣闻名的皇帝,显然是截然不同的。而遇上这样的皇帝,对于功臣们来说,显然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既然如此,为何刘邦临死之前,还执意要杀了樊哙呢?

这就和刘邦去世之前,汉朝高层的特殊局势有关了。

公元前195年,在征讨英布回来的路上,刘邦因为旧伤复发,生命垂危。对于刘邦来说,这几年他一直在忙着削除异姓王,随着英布被灭,几个强大的异姓诸侯王,基本上已经被他通杀了。所以,刘邦并不担心,自己死后异姓王会造反。

至于功臣集团,那就更不可能了。刘邦虽然没有大肆屠杀功臣,但弹压功臣的手腕还是有的。自从刘邦登基开始,刘邦就一直注意压制功臣集团。在刘邦的压制下,萧何不得不自污保命,张良回家修道养生,其他功臣的结果,基本上也都差不多。

所以,对于功臣集团这一块,刘邦其实也不太担心。

但是,就在刘邦即将撒手人寰的时候,刘邦却忽然意识到了一个新的问题:异姓王和功臣集团,虽然已经被他打压了下去,但外戚集团的力量,这几年来却迅速提升,已经成了一个新的隐患。

汉初的外戚集团,简单来说,指的其实就是刘邦的皇后吕雉一家。至于说刘邦他妈家这边的亲戚,反倒是不成气候。毕竟,刘邦是开国皇帝,一般开国皇帝的母族,都称不上是外戚。

至于吕家这边,原本倒也不算什么。因为吕家出身比较低,也不是什么大家族。在刘邦开国的过程当中,也没立下过什么特别大的功劳,所以吕家人在朝中的官职,大多也都不高,更没什么实权。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刘邦在忙着镇压异姓王和开国功臣的时候,根本就没注意到吕家。这样的吕家,也不值得刘邦去重视。说到底,吕家所有的权势,都是刘邦给的。同样,只要刘邦一句话,也能把吕家彻底打落尘埃。

但是,到了刘邦病重的时候,刘邦忽然发现,情况好像有点不太对。

这个不太对的关键点,就在于吕后本人。

刘邦忽然发现,吕后的权力欲望,似乎比他想象的更强。对于朝政的渗透,也比他想象得更深。

吕后的这段故事,说起来其实有点长。简单来说,就是吕后是刘邦的发妻,而且比刘邦小很多,在刘邦尚未发迹的时候,就嫁给了刘邦。但是,刘邦发达了以后,尤其是被封王之后,很快就有了新欢,也就是历史上的那位戚夫人。

在这之后,刘邦一直想着立自己宠爱的戚夫人为皇后,同时改立戚夫人的儿子做太子。但这对于吕后来说,显然是不能接受的。吕雉可以接受自己受苦,但绝不能接受儿子刘盈被废。这种心理,可以说是母爱,也可以说是一个母亲的本能。

所以,刘邦在世的时候,吕雉几乎用尽了手段,维护刘盈的太子。在这个过程当中,吕雉也在全力增加自己的政治筹码,逐渐向朝堂开始渗透。也正是因为吕雉的努力,后期几乎所有的开国功臣,都一面倒地支持刘盈。就连那位从不管事的张良,都给吕雉出了个主意,让吕雉去请商山四皓。

就这样,经过几年的斗争之后,刘邦终于放弃了废太子的念头。但同时,吕雉身后的政治势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吕家,在吕后的极力提拔下,吕家人也开始逐渐身居高位,逐渐掌握实权。

对此,刘邦其实早就注意到了,但是刘邦一直没有管。因为在刘邦看来,吕家的强大,未必就是一件坏事。首先,刘邦是晚来得子,所以刘邦去世的时候,刘盈注定年龄不可能太大。在这种时候,有一个强大的外戚家族,在背后支持刘盈,也能让刘盈坐稳皇位。

其次,吕家的强大,对于功臣集团来说,也能起到一个平衡的作用。这种现象,显然是刘邦希望看到的。

但是,就在刘邦病重的时候,刘邦忽然就发现,局面似乎有点超出了他的掌控。

一个强大的吕家,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衡功臣集团。但问题是,如果吕家和功臣集团,最后走到了一起呢?

引爆刘邦猜疑之心的,是一次不为人知的密告。史书上没有记载,当时到底是谁向刘邦打了小报告。只是记载有人对刘邦说:樊哙似乎和吕后走得很近,想要等刘邦死后图谋不轨。

如果是刘邦健康的时候,听到这个小报告,也未必就会放在心上。但此时的刘邦,正在布置自己的身后事。而且,就在不久之前,刘邦最信任的发小卢绾,还叛逃去了匈奴,这就让刘邦越发猜疑身边的人。

所以,当时的刘邦,听到这个小报告之后,瞬间就联想到了很多。

刘邦很清楚,作为开国功臣的樊哙,在军中到底有多大的声望。除了韩信这种猛人之外,绝没有第二个人,能够镇得住樊哙。而且,樊哙很会做人,在功臣集团内部,人缘也比较好。最关键的是,他娶了吕雉的妹妹,从亲戚关系上来说,支持吕后是很正常的事情。

想明白这几个关键点之后,刘邦瞬间就发现,此时的樊哙,好像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威胁。

一旦刘邦去世,这样的樊哙,若是忠心护主的话,确实能够帮刘盈坐稳皇位。但问题是,如果他借着外戚的身份作乱,想要自己做皇帝呢?亦或者他支持吕家,让吕家全面控制的朝政,架空了刘盈,那又该怎么办呢?

如果多给刘邦一点时间,削除樊哙的兵权,并且切割他和吕家的关系,倒也未尝不可。但此时,刘邦已经病重,再也没时间去做这些事情了。

所以最终,为了维持儿子的皇位,刘邦不得不下令,直接杀掉樊哙,彻底免除后患。当然,除了这个办法,刘邦其实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直接灭了吕家。但如果吕家被灭的话,刘邦又担心自己死后,没人制衡功臣集团,怕刘盈依然坐不稳皇位。

简单来说,在这个局当中,樊哙被当成了一个砝码,用来平衡外戚集团和功臣集团。只有他死了,两边的力量才能相对平衡。

刘邦杀樊哙的原因,就在于此了。只不过,刘邦怎么都没想到,他派去杀樊哙的陈平,实在是个聪明人。当时樊哙正在外地做官,而陈平考虑到吕后的存在,故意走的慢一些,并且没有就地处决樊哙,而是将樊哙带回了京城。

但是,就在他们回来的路上,刘邦已经驾崩,吕后全面掌权。而吕后掌权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赦免了樊哙,保住了樊哙一命。

就这样,樊哙最后还是活了下来。

纵观整个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刘邦杀樊哙的真正原因,还是为了权力,以及自己身后的平衡。不得不说,刘邦的政治嗅觉,真的很敏锐。在他活着的时候,吕雉一直极力收敛自己的羽翼,仍是让刘邦有所察觉。

而刘邦死后,吕雉也确实全面控制了朝堂,控制汉朝长达十四年的时间。在这十四年当中,吕雉几乎就是汉朝的无冕女帝,并且对刘邦的几个儿子,大下杀手。

这些事情,刘邦恐怕在临死之前,就都已经预料到了。

相关标签:

​带着三千人马如京并掌握朝局,董卓是如何做到的?
2025-09-12 22:17:23

​带着三千人马如京并掌握朝局,董卓是如何做到的?

带着三千人马如京并掌握朝局,董卓是如何做到的? 董卓是东汉末年军阀、权臣,他为什么能凭借三千人马就进京成功掌权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2025-09-12 22:15:09

​柴荣是个怎样的君主?一生努力却为他人做了嫁衣

柴荣是个怎样的君主?一生努力却为他人做了嫁衣 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本姓柴,后改姓郭,后世仍习称“柴荣”,邢州尧山县人。五代时期政治家,后周第二位皇帝(954年...

​王熙凤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王熙凤的判词是什么
2025-09-12 04:18:50

​王熙凤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王熙凤的判词是什么

王熙凤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王熙凤的判词是什么 《红楼梦》本就是一本结构宏大,背景恢宏,人物关系极为复杂的小说。在小说结构背景本就复杂的同时,众多人物自身也有其丰富的血...

​汉献帝真的无能吗
2025-09-12 04:16:35

​汉献帝真的无能吗

汉献帝真的无能吗 在三国历史当中,说起那些有谋略的人,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什么诸葛亮、司马懿、庞统、曹操等一些人了,但其实东汉的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其实也很有这...

​永野修身简介 永野修身和山本五十六有何关系
2025-09-12 04:14:20

​永野修身简介 永野修身和山本五十六有何关系

永野修身简介 永野修身和山本五十六有何关系 永野修身简介 永野修身是日本元帅海军大将,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永野修身简介。永野修身,1880年出生于日本高知县,在日本海军兵学校...

​三国董承在当时是什么身份
2025-09-12 04:12:05

​三国董承在当时是什么身份

三国董承在当时是什么身份 三国董承 中国历史悠久流传,其中英雄辈出的时代当属三国,群雄逐鹿,必有豪杰。在中国的三国时期,除却英雄人物辈出外,还有许多有意思的小人物,...

​马丁路德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2025-09-12 04:09:51

​马丁路德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马丁路德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马丁路德改革的原因 马丁路德改革的原因一共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是马丁路德所处的时期教会掌握着很大的权利,他们凭借权利几乎是可以随心...

​庇西特拉图改革内容介绍
2025-09-12 04:07:36

​庇西特拉图改革内容介绍

庇西特拉图改革内容介绍 庇西特拉图改革 庇西特拉图改革了些什么?在公元前600年,庇西特拉图出生了,他是古希腊著名的政治家,并且曾经两次当上过雅典城邦的国王,做出了许多...

​马克思是个怎样的人呢
2025-09-12 04:05:22

​马克思是个怎样的人呢

马克思是个怎样的人呢 马克思是个怎样的人 马克思是一个人,是一个男人,是一个伟大的男人。那么在马克思百年之后,世人们对于这样的一个伟大的男人有何评价呢?也就是说在人...

​历史上真田幸村和赵云究竟谁更强
2025-09-12 04:03:07

​历史上真田幸村和赵云究竟谁更强

历史上真田幸村和赵云究竟谁更强 真田幸村和赵云 真田幸村和赵云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武将,只不过真田幸村是日本人,而赵云是中国人,两个人相差一千多年,但是有很多人将日本的...

​王勃展才写滕王阁序的故事
2025-09-12 04:00:52

​王勃展才写滕王阁序的故事

王勃展才写滕王阁序的故事 王勃的故事 我们在刚刚进入学校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学习“初唐四杰”的文章了。“初唐四杰”分别是王勃、杨炯、骆宾王以及卢照邻,而在“初唐四杰”...

​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对孩子怎么样
2025-09-12 03:58:37

​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对孩子怎么样

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对孩子怎么样 马克吐温孩子 马克吐温孩子共有三个,并且马克吐温孩子都是女儿。在三个孩子中,马克吐温最爱的还是大女儿苏西·克莱门斯。苏西·克莱门斯生于...

​果戈里简介_果戈里作品有哪些_果戈里幽灵火车死亡之谜
2025-09-12 00:45:07

​果戈里简介_果戈里作品有哪些_果戈里幽灵火车死亡之谜

果戈里简介_果戈里作品有哪些_果戈里幽灵火车死亡之谜 果戈里简介 果戈里是世界著名的俄国作家,同时也是十分出名的讽刺小说家,果戈里的作品已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而果戈里...

​日本名将本多忠胜武力在战国是最强的吗
2025-09-12 00:42:50

​日本名将本多忠胜武力在战国是最强的吗

日本名将本多忠胜武力在战国是最强的吗 本多忠胜武力在战国是最强的吗 本多忠胜一生中出入战场有五十七次,但是从来都没有受过伤,这让许多世人感到惊讶。本多忠胜在当时被许...

​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的职业揭露
2025-09-12 00:40:36

​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的职业揭露

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的职业揭露 孟德尔的职业 关于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的职业,他在研究豌豆实验的时候做过牧师,在此之前做过当地中学的老师。他从小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

​希罗多德是哪个国家的文学家
2025-09-12 00:38:21

​希罗多德是哪个国家的文学家

希罗多德是哪个国家的文学家 希罗多德是哪个国家的 希罗多德,被视为西方文学的奠基人,他从三十岁开始游历各个国家,最终把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著成了《历史》著作。...

​雍正继位合理吗 雍正年号的意义是什么
2025-09-12 00:36:06

​雍正继位合理吗 雍正年号的意义是什么

雍正继位合理吗 雍正年号的意义是什么 雍正继位 史上由继位引出的斗争千姿百态,诉不清愁肠道不尽沧桑。雍正继位顺利吗?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雍正继位。 雍正画像 雍正继位是...

​解析沈括与王安石的关系 著名科学家沈括的成就
2025-09-12 00:33:51

​解析沈括与王安石的关系 著名科学家沈括的成就

解析沈括与王安石的关系 著名科学家沈括的成就 解析沈括与王安石的关系 沈括与王安石都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人物,是历史上的奇才。他们在中国历史上做出的贡献非常杰出,大...

​陈友谅女儿是谁 陈友谅后人有多少
2025-09-12 00:31:37

​陈友谅女儿是谁 陈友谅后人有多少

陈友谅女儿是谁 陈友谅后人有多少 陈友谅女儿 根据历史记载,陈友谅有两个孩子,一是太子陈善,二是陈埋。在陈友谅去世后,他所建立的陈汉政权让陈善做君主,陈善即位不久,便...

​战国诸侯楚威王简介
2025-09-12 00:29:22

​战国诸侯楚威王简介

战国诸侯楚威王简介 楚威王(?—前329年),芈姓熊氏,名商,楚宣王之子。前339年继位,在位10年。战国时楚国颇具雄才的英主。在位期间,楚国强盛一时。前333年,越王无疆攻打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