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319年间有9位太后垂帘听政

2025-09-19 19:58 来源:秀流网 点击:

宋朝319年间有9位太后垂帘听政

刘娥画像

真宗画像

徽宗即位前,哭求向太后垂帘,以示自己登基的合法性。

这幅画为徽宗所画

电视剧《大宋宫词》的话题在网上不停发酵,该剧讲述宋真宗皇后刘娥的一生,日前已播到刘娥学批奏折,打理朝政了。

这段情节在历史上确有其事。

事实上,真宗去世后,刘娥还垂帘听政,做了大宋王朝实际上的一把手。

刘娥是大宋第一位垂帘听政的太后,两宋319年间,共有9位太后垂帘听政。

学者朱子彦称,据不完全统计,从战国起,历史上临朝听政的太后约38人(小王朝不计入在内),大宋占了近1/4。

为何宋代垂帘听政的太后如此之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臧磊

垂帘听政在大宋成为合法制度

垂帘听政,《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垂帘,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

听:治理。

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

垂帘听政这个模式,许多网友认为是从宋代开始的。

其实早在宋之前就有了。

东晋时崇德太后褚蒜子先后四次临朝,是她开始用的帷帘,与群臣隔开,抱着小皇帝上朝听政。

史籍上第一次使用垂帘这两个字的则是武则天。

自诛上官仪后,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

上官仪是上官婉儿的祖父,665年被诛杀。

若以此计算,正式的垂帘听政则是从这一年开始。

唐高宗死后,虽先后有李显、李旦即位,但一直是武则天把持朝政。

李旦登基后,武则天常垂着紫色帷帐,临朝听政。

但此时垂帘听政尚不是一种制度,唐中宗皇后韦氏想效仿武则天故事,结果遭到朝臣反对。

学者一般认为,垂帘听政成为一种合法的制度,要到大宋之时。

真宗皇后刘娥是第一位垂帘听政的大宋太后。

历史上,刘娥从一名江湖艺人跃升为武则天似的人物,其经历堪称传奇。

可能也正是具备这种戏剧性,才让她成为野史和影视剧的主角。

史书记载:刘娥祖籍太原,嫁入皇家前,与蜀人龚美有过一段婚姻,15岁时入襄王赵恒的府邸。

1012年被立为皇后。

有史学家将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宋之刘后三者并列,有学者称刘娥有吕后之才,而无吕后之恶。

1022年,真宗驾崩,此时仁宗不过13岁。

真宗遗诏: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事权兼取皇太后处分。

刘娥很有权力欲。

曾以仁宗年幼贪睡为由,希望能独受群臣朝,遭到朝臣反对。

刘娥曾试探性地询问大臣对武则天的看法,鲁宗道回道:唐之罪人,几危社稷。

自此,刘娥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一来士人坚决反对,二来自己出身低微又没有外戚集团支持,所以后来有人献《武后临朝图》,刘娥将之掷于地:吾不作此负祖宗事。

在刘娥垂帘听政的十一年间,知人善任,张知白、王曾、吕夷简、鲁宗道、薛奎等,都受到刘娥的赏识与重用,在她垂帘期间科举选拔的人才,几乎都成了仁宗朝的骨干。

朝臣们为她的垂帘听政设立了诸多规定,如与皇帝同御承明殿,生日为长宁节,出入御大安辇,天下避后父讳。

但同时,也对太后的待遇进行了一些限制,如不能单独听政,谒庙时身穿衮服,但要比皇帝的衮服减去两个花纹,不能佩剑,冠冕上前后垂珠翠各十二旒,不能称朕只能称吾,等等。

刘娥本人是有野心的。

在垂帘听政的形式和内容上,她与朝臣们有过多个回合的斗争。

以上所说的那些超常规待遇,可以说都是刘娥本人争取来的。

而在她之后,她的儿媳曹太后生性并没有刘娥那么强悍。

她的待遇就没有那么好。

垂帘听政期间,曹太后完全听命于辅佐大臣,老身无所容,须相公(宰相)作主。

曹太后最终还政,也有被迫的成分。

前有刘太后刘娥垂帘12年的例子在,朝臣们自然不愿意再见到一位强势的武则天似的太后。

故此,英宗病情刚好,宰相韩琦便上书请求还政,甚至以辞去宰相之位来要挟曹太后。

曹太后也很无奈,说:当初要我垂帘的是你,现在不要我垂帘的还是你。

另一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有顾侯骗太后玉玺的事。

其实这也是有原型的。

历史上,迟迟不肯归还玉玺的正是曹太后,骗玉玺的是宰相韩琦。

不管怎么说,曹太后完全没有刘娥的执政经验,也没有刘娥的斗争手腕。

所以,臣子们给她的待遇就没有刘娥那么好,最大的不同就是,她不再有资格与皇帝同御承明殿,而只能偏安御内东门小殿。

辅臣们退朝以后,再入小殿复奏事。

在曹太后之后,垂帘听政的大宋太后们多依曹太后的例子。

什么情况下需要垂帘听政

北宋、南宋,两宋共计319年,18位皇帝,有9位太后10次垂帘听政。

北宋垂帘听政的太后为:刘太后、曹太后、高太后、向太后和孟太后。

其中真宗皇后刘娥,垂帘听政时间最长,有12年之久。

这五位太后之所以垂帘,原因不一样:

刘娥(真宗皇后):因仁宗登基时年方13岁,需太后扶持;

曹太后(仁宗皇后):英宗非仁宗亲生子,属旁支子弟,帝统不正,当时有别支皇族虎视眈眈,英宗需太后辅助,以示其继承大统的合法性;

高太后(英宗皇后):神宗亲生子9岁即位,为哲宗,但主少国疑,当时有大臣主张拥立神宗的弟弟为帝。

神宗弥留之际,高太后命皇孙哲宗着黄袍出现在大臣面前,哲宗这才得以顺利继位。

因其年少,需太后垂帘听政;

向太后(神宗皇后):哲宗无子,驾崩之时也未指定继承人,最后哲宗同父异母弟弟端王赵佶继位,是为徽宗。

徽宗当时虽已18岁,但和英宗一样,他系出旁门,帝统不正。

故此徽宗虽已成年,仍哭求太后垂帘,向太后勉强同意;

孟太后(哲宗皇后):孟太后曾两度被废,1127年,金兵攻入汴京,皇族宗室,包括徽宗和钦宗父子都被金兵掠走,孟太后因为被废,住在弟弟家中而幸免于难。

当时赵氏宗室中康王赵构也没有被金兵掳走,权臣张邦昌迎还孟太后复位,并请其垂帘听政,让赵构登基,为高宗。

高宗登基后,孟太后很快撤帘。

但高宗即位后,不孚众望,在抗金问题上畏畏缩缩,引起主战派不满,他们要求高宗禅位给他3岁的儿子,孟太后垂帘听政。

孟太后只好再次垂帘听政。

但她一面安抚叛兵,一面设法让高宗重登帝位。

赵构是南宋的开国皇帝。

进入南宋,共有四位太后垂帘听政:吴太后(高宗皇后)、杨太后(宁宗皇后)、谢太后(理宗皇后)、杨太后(度宗淑妃)。

其垂帘听政原由和北宋5位太后类似,要么是帝统不正,需要她们出面站台,增强皇帝继承大统的合法性;要么皇帝年幼,需要她们辅助处理朝政。

统观这9位太后垂帘听政的情况,只有孟太后特殊些,身处战乱之中,须有人出面收拾残局,让国政归入正轨。

当时如果没有她出面,政局不知会乱成什么样子。

为何大宋皇帝屡屡后继乏人

看了以上太后们的经历,可能很多读者会觉得奇怪,为何大宋朝屡屡出现后继乏人,需要太后出面辅助的情况?

宋朝皇帝大多早逝,继位的皇帝年龄都比较小,如真宗去世时仅55岁,即位的仁宗只有13岁;神宗38岁就去世了,哲宗9岁即位。

这还是有继承人的情况,还有一些大宋皇帝连继承人都没有。

这和皇子存活率低有关。

皇子夭逝的记载,史不绝书,不独大宋专有。

学者冯尔康认为,这大致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养育不得其法;二是宫廷内斗;三是发育不健全。

古人结婚早,本身发育尚不完备,其生育子女又能健康到哪里去。

冯尔康曾研究过大宋15位皇帝的生育情况(宋末三帝未统计在内。

这三人皆年幼即位,一位5岁时被金兵俘获,后出家;一位夭折;一位8岁投海),据他统计:这15位帝王,共计生育子女171人,平均生育11.4人。

这个生育率不低了,但存活率却并不如人意。

9岁以前的皇子女夭亡率为43%,没有夭亡的57%也并非都能活到成年。

若单以皇子论,仁宗、哲宗、钦宗、高宗、宁宗,他们的皇子夭亡率100%。

生存率低,自然便会出现皇位无人继承情况,只好去向皇族中找寻。

如此一来,太后垂帘,就自然而然了。

大宋这18位皇帝,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一般来说,皇位继承是子承父位,没有儿子就传给族人。

而宋太祖赵匡胤去世时,因听从太后意见,立下金匮之盟,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匡义。

有学者认为,当时应为三传约,即赵匡胤传给弟弟赵匡义,再由赵匡义传给弟弟赵廷美,赵廷美再传赵匡胤之子赵德昭。

这样,皇位仍回太祖一系。

但没想到,赵匡义不念手足之情,迫害赵廷美、赵德昭,直接让皇位在自己这一支系中流传下去,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以及高宗,这一脉,算上赵匡义,共有9位皇帝。

但到南宋时,高宗没有生育能力,便传位于养子——孝宗,宋孝宗是太祖赵匡胤这一系的,在宋孝宗之后,又有光宗、宁宗、理宗、端宗、度宗、恭宗、怀宗,全是赵匡胤这一系,这样算下来,连赵匡胤在内,也刚好9位皇帝。

这应该是历史的巧合吧。

若赵匡义天上有知,不知会有怎样的感触。

作者:臧磊

[责任编辑: ]

本文光明网

举报/反馈

相关标签:

​古代倭寇是什么意思(明朝倭寇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
2025-09-19 19:56:37

​古代倭寇是什么意思(明朝倭寇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

古代倭寇是什么意思(明朝倭寇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 对于倭寇,大多数中国人都很熟悉,有明一代,倭寇成了危害中国东南沿海安全的重大隐患,而明朝也涌现了一批抗倭的著名人物...

2025-09-19 19:54:22

​蜀汉为何没能复刻刘邦的成功呢?

蜀汉为何没能复刻刘邦的成功呢? 秦末天下大乱。公元前206年,刘邦被封为巴蜀和汉中之王,称汉王。大约5年后,刘邦一统中原,成为了汉帝国的皇帝,史称西汉。 大约过了四百年,...

​著名景点颐和园在哪个城市(颐和园里面有什么主要景观)
2025-09-19 19:52:08

​著名景点颐和园在哪个城市(颐和园里面有什么主要景观)

著名景点颐和园在哪个城市(颐和园里面有什么主要景观) 颐和园是清朝的皇家行宫和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占地290公顷。颐和园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原名清漪园)...

​衣带诏事件之后,刘备为何还担任着豫州牧和左将军之职?
2025-09-19 19:49:53

​衣带诏事件之后,刘备为何还担任着豫州牧和左将军之职?

衣带诏事件之后,刘备为何还担任着豫州牧和左将军之职? 衣带诏事件是汉末三国时期比较著名的事件,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曹操当时之所以没有马上罢免刘备的...

​建文帝下落基本确定(建文帝朱允炆下落终于找到了)
2025-09-19 19:47:38

​建文帝下落基本确定(建文帝朱允炆下落终于找到了)

建文帝下落基本确定(建文帝朱允炆下落终于找到了) 朱棣是一口咬定建文帝死了的,并立刻安排了隆重的葬礼,朱棣不会傻到宣称建文帝失踪。一旦宣称失踪,那么对朱棣可以说是后...

​阿拉伯帝国为何会衰落的原因(阿拉伯帝国崛起又衰亡)
2025-09-19 19:45:23

​阿拉伯帝国为何会衰落的原因(阿拉伯帝国崛起又衰亡)

阿拉伯帝国为何会衰落的原因(阿拉伯帝国崛起又衰亡) 罗马帝国一分为二以后,东罗马帝国占据了以君士坦丁堡为核心的地中海区域。与此同时,红海也在他们的控制范围之内。 可...

​为何说张煌言的死意味着明朝彻底结束?
2025-09-19 19:43:08

​为何说张煌言的死意味着明朝彻底结束?

为何说张煌言的死意味着明朝彻底结束?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张煌言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清朝康熙三年,清朝浙江总督赵廷臣活捉南明遗臣张煌言,康熙帝...

2025-09-19 19:40:53

​经历了长平之战的惨败,赵国为何还能打赢邯郸之战?

经历了长平之战的惨败,赵国为何还能打赢邯郸之战? 战国中后期,一场决定秦赵两国命运的大战在赵国境内展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 此次战役以秦国的全面胜利而...

​杰克·华纳(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创始人)
2025-09-19 06:23:11

​杰克·华纳(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创始人)

杰克·华纳(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创始人) 杰克·华纳 简介 杰克·华纳(1892-1978)是电影执行和制作的先驱,他和他的三个兄弟一起创造了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并把它变成了美国最大的电...

​德妃简介(德妃唐太宗李世民四妃之一)
2025-09-18 18:46:23

​德妃简介(德妃唐太宗李世民四妃之一)

德妃简介(德妃唐太宗李世民四妃之一) 德妃唐太宗李世民四妃之一 本 名:德妃 所处时代:唐代 身 份:唐太宗李世民四妃之一 妃 级:正一品 祖 父:阴寿 父 亲:阴世师 发现时间:...

​马元义介绍(马元义东汉末年黄巾之乱的组织者之一)
2025-09-18 18:44:08

​马元义介绍(马元义东汉末年黄巾之乱的组织者之一)

马元义介绍(马元义东汉末年黄巾之乱的组织者之一) 马元义东汉末年黄巾之乱的组织者之一 中文名:马元义 国籍:中国(东汉) 民族:汉 出生地:荆州 军队:黄巾军 性别:男 人...

​兵变时李世民的实力达到顶峰了吗?
2025-09-18 18:41:53

​兵变时李世民的实力达到顶峰了吗?

兵变时李世民的实力达到顶峰了吗? 兵变时李世民的实力达到顶峰了吗?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的那些封建王朝之中,因为权利的诱惑,皇...

​关羽美髯公是谁先叫的?
2025-09-18 18:39:38

​关羽美髯公是谁先叫的?

关羽美髯公是谁先叫的? 说到关羽其实还真的是有超多的外号的,有什么关二爷啊,有什么财神啊,有什么武圣啊,还有什么关公啊,反正都是他的外号了,但是其实关羽还有一个外号...

​草木灰(灰培)豆腐真的是关羽发明的吗?
2025-09-18 18:37:23

​草木灰(灰培)豆腐真的是关羽发明的吗?

草木灰(灰培)豆腐真的是关羽发明的吗? 最近在网上有出现过这样一个说法,那就是豆腐的最脏吃法,看到最后大家也就明白了,然来这个豆腐是放在草木灰里面的啊,这可是真的脏啊,...

​宋度宗简介(宋度宗幸与不幸的南宋皇帝)
2025-09-18 18:35:09

​宋度宗简介(宋度宗幸与不幸的南宋皇帝)

宋度宗简介(宋度宗幸与不幸的南宋皇帝) 宋度宗幸与不幸的南宋皇帝 中文名:赵禥 别 名:赵孟启、赵孜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日期:1240年5月2日 逝世日期:1274年8月12日 朝...

​孔巢父简介(孔巢父竹溪六逸之一)
2025-09-18 18:32:54

​孔巢父简介(孔巢父竹溪六逸之一)

孔巢父简介(孔巢父竹溪六逸之一) 孔巢父竹溪六逸之一 本 名:孔巢父 字 号:弱翁 所处时代:中国唐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冀州 主要成就:“竹溪六逸”之一 信 仰:道家 人...

​为什么古时斩头都要在午时三刻?
2025-09-18 18:30:39

​为什么古时斩头都要在午时三刻?

为什么古时斩头都要在午时三刻? 古代有很多的朝代,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当然了,很多时候我们也是在说一个朝代最为典型的就是皇帝了。一个皇帝是一个朝代最大的官...

2025-09-18 18:28:24

​柔福帝姬简介(柔福帝姬宋徽宗赵佶第二十女)

柔福帝姬简介(柔福帝姬宋徽宗赵佶第二十女) 柔福帝姬宋徽宗赵佶第二十女 本 名:赵多富 别 称:媛媛,嬛嬛 所处时代:宋朝 民族族群:汉 出生地:开封 出生时间:政和二年(11...

2025-09-18 18:26:09

​佛印简介(佛印北宋僧人)

佛印简介(佛印北宋僧人) 佛印北宋僧人 本 名:佛印 别 称:Fo Yin 字 号:觉老 所处时代:北宋 出生地:江西浮梁 出生时间:1032年 去世时间:1098年 法 名:了元 类 型:中国历史人物 属 于:宗教...

2025-09-18 06:57:39

​魏忠贤是怎么上位打败东林党的?

魏忠贤是怎么上位打败东林党的?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魏忠贤是怎么上位打败东林党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明末魏忠贤把持朝政,引起东林党的强烈反对!明末是一个风云际会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