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改写历史的死海文书,AI才能识别的相同笔迹
《死海文书》相信不少人都有听过,它可以说是20世纪中最牛掰的发现之一了。
整个故事要从一个牧羊人说起,这个牧羊人是个阿拉伯人,1947年那个年代,不识字在大多数地区相信都是普遍现象,也正是因为他不识字,他错了过不止“1个亿”,所以说知识改变命运(哈哈)。
一天,仅16岁的牧羊人在四处找他的小羊,众所周知,死海这一地区盐浓度高得离谱,四处都被腐蚀形成了洞穴,牧羊人找到一个洞口,洞里很黑,于是他向里面扔了一块石头,这个时候里面传来了瓦罐破裂的声音,牧羊人怀着好奇走了进去。
在洞穴内,他发现破碎的瓦罐中存放着几卷羊皮卷,牧羊人虽然不知道上面写着什么,但他认定这个年代久远的东西一定能卖钱。
他将卷轴带到了距离他家不远的伯利恒(对,你猜得没错,就是耶稣出生的那个地方),在那里他找到了一个专门倒卖古董的商人——哈利勒·埃斯坎德·沙欣(后面简称沙欣)。

巧合的是,沙欣是个虔诚的东正信徒,他拿到卷轴立刻认出来上面是希伯来文,其内容明显与《旧约圣经》有关,沙欣心中狂喜,抱着古卷找到了大主教萨莫埃尔,大主教二话没说用了足24巴勒斯坦磅买了下来(约合现在1300美元),不久这个消息被当时工作于耶路撒冷大学的两名考古教授知道了,苏克尼克和马扎尔认为,古卷极有可能解开古老的圣经之谜。
于是他们在当时以色列和约旦水火不容的情况下,冒险找到了沙欣,可是沙欣已经将四个古卷卖给了大主教呀,幸运的是,牧羊人又送来了三个,二人欣喜若狂。
拿到古卷,二人仔细研究后,当下联系了大主教想要将另外四个古卷也买下来,大主教马上意识到这是个好东西,于是差人将古卷送到了美国东方研究学会进行鉴定,结果令大主教惊掉了下巴。

鉴定结果显示,这几个古卷居然与1898年埃及出土的《纳什手稿》极为类似,《纳什手稿》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这也就是说这些古卷也极有可能是那个时期的。
得知这一消息,大主教决定先藏起古卷,但他万没想到,1948年以色列跟周围的国家开战(中东战争),无奈之下大主教在报纸上刊登了出让广告,直接报价25万美元,广告刚一登出,就被一个以色列人买走了,估计大家也能猜到,没错,就是之前想要买古卷的那拨人,但这次出手的是老教授的儿子。
初始的七个古卷,目前就保存在以色列国家图书馆的圣经之龛里。

前面我们提到《死海文书》的发现地,这个地方叫昆兰,巧合的是在《死海文书》发现之前,这个地方就已经被考古学家占领了,可但是大量的发掘和数据都证明,这里的文化和历史遗迹与《死海文书》根本没有关系,且晚于《死海文书》,这就让人不得不画上一个问号。
自从发现了这些古卷,这一区域吸引了更多的科学家和考古队,大家用了长达10年的时间,才发现了11个类似的洞穴,将这些碎片拼凑到一起,可拼出900多篇文章(200篇是旧约内容,其余600篇分别是注释、外典,甚至伪经)。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不能理解,伪经到底是个啥玩意,其实说白了也就是目前宗教不承认的一部分,有点像是编外故事的意思,但这些所谓的伪经,到目前为止也不能证明其真假。
但我们今天所讲的这些,确也是伪经的一部分。
《死海古卷》里记载着大量宝藏的藏匿地点,为了这传说中的宝藏,科学家们在不断地探索着,事实上许多年,科学家们都找了个寂寞,直到1952年,黑市上一下流传出好些碎片,经多方打探后,终于顺着线索再次找到了五个洞穴,其中发现了大量的碎片,甚至还包括一张铜卷轴,也正是这个铜卷轴上,记载了关于宝藏的秘密。

上面的文字仅是其中一条宝藏信息,像这样的信息在铜轴上有着多达64条,那这些宝藏是哪来的呢?根据铜卷轴的说法,宝藏是以色列人当年准备用来复国用的,而宝藏不是一个人藏起来的,所以极有可能是他们当年分别藏好之后,专门找了一个人去汇总,想用更为坚固的铜板记载一下,可事与愿违,没想到铜板也没那么抗用。
既然有这么多的记载,那是什么原因至今也没人能找到宝藏呢?
原因之一就是虽然上面用的是希伯来语,但是却存在许多的错别字,这就导致人们无法正确地理解全文的意思,另外就是上面记载的地点太过模糊,估计不是当事人,其他人想要找到,也难于上青天。
在《死海文书》被发现之前,《旧约圣经》最古老的版本叫《列宁格勒抄本》,《列宁格勒抄本》的历史大概距今有1000多年,《死海文书》的出现,却将这一宗教历史又向前推了1000年,也就是距今2000多年。

有人说,既然《死海文书》也是手抄本,那一定还有更古老的版本吧!
我想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不仅如此,而且其内容上会更庞杂,即便是现今发现的《死海文书》,里面也已经记载了不少《圣经》中没有的故事了。
事实上,最初能够参与到《死海文书》研究中的根本没几个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上面会记载什么不利于宗教的事情,其二是《死海文书》过于宝贵。
时间瞬间过去40年,依然没有任何翻译被公布出来,原因首先是只有那些高精尖人士才能参与翻译,其次就是当时昆兰这一地区,连年战争,哪还有时间精力去搞这些呢?

直到时间来到1991年,美国率先公布了一部分碎片信息,陆陆续续直到2009年,《死海文书》全40卷内容才全部被公开,全球的专业人士全部参与进来,这为古卷的解读大大提高了速度。
也因为有了公开数据,2021年荷兰的格罗宁大学才能用AI技术对古卷进行对比扫描,经过扫描得出一个令人惊奇的结果,那就是最初发现的54篇古卷,从第27篇分开,前后分别由两个人书写,虽然它们看上去字迹一样,但是在AI技术对比下,无论是从书写速度还是下笔力度,都无法证明这是一人所写,这因此能够说明第27、28篇为什么有着缝合的痕迹。

其实关于《死海文书》还有这样的一种说法。
从被解读的内容中,有着一段记载,大概意思是他们反对当时主流的犹太教。如果结合历史的话,这与当时突然消失的艾赛尼派非常地吻合,不仅如此,从种种迹象中也可以看出,耶稣极有可能就出自艾赛尼派(反主流犹太教、苦修、禁欲、超能力)。
令人意外的是,在书中还发现了关于《以诺书》的断片。
《以诺书》最初是在埃塞俄比亚的一个教堂中被发现的,长久以来它都被称作伪经,大部分教派都将它定义为禁书,主流教派认为这些都是杜撰的,是非正统的。
关于《以诺书》大家可以去我之前的文章看一下,其大概内容是说最初人与神之间的战争,神为了消灭天使与人的孩子(拿菲林人,也称为巨人)而发动大洪水。
那么问题来了,《以诺书》的断片居然出现在了《死海文书》中,在没有更古老的记载出现以前,《以诺书》究竟是不是伪经就需要商榷下了,但若假设这些都是原版的话,了解苏美尔神话的人可能马上会发现,这路子好像有哪里像呀?
恩基与恩利尔、神与坠落天使,大洪水被发动的理由似乎惊人的相似,但苏美尔的泥板记载可要早得更多些,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记载着相似的内容呢?有没有可能,全世界的神话,其实记载的都是同一个事实,而只是描述方法不那么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