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藏中国规模最大的土司皇城,游客:50元门票,物有所值
恩施土司城,又称墨衝楼、土司王城。
恩施土司王城,坐落在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北,小地名叫对山湾的地方,属古迹与建筑类园林景观民俗风景区,属于恩施州的“民族风情园',土家族地区最大的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整体建筑规模达300亩,约合20万平方米。
土司城是全国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靓丽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文化标志性景点,门票50元/人。图为土司校场,也称射圃,是土司兵丁操防习武的地方。
土司城包括门楼、侗族风雨桥、廪君祠、校场、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宫——九进堂、城墙、钟楼、鼓楼、百花园、白虎雕像、卧虎铁桥、听涛茶楼、民族艺苑等12个景区30余个景点。
经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命名并题写为'恩施土司城'。图为九进堂门前英雄石像。九进堂进深99.99米、宽33米,是目前国内罕见的纯榫卯相接的木结构建筑。九进堂,也就是道地的一座土司皇城。土家族历史悠久,为远古代巴人的后裔。
巴人早年生活在江汉平原一带,后楚人强大,巴楚相争,巴人失败。巴人退入现在叫清江古称为夷水的一带,沿夷水西进,势力达到川东地区,宋代时则称这一带生活的巴人为'土人',以后土人称外来汉人为'客家',称自己为土家。
土司制度是历史上中央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归属中央,权力自治的一种政治管理体制。
称雄一方的土司王:实际就是一个地方的土皇帝。
土司城墙全长2320米,宽1.2米,依山取势修造,逶逶延绵,雄伟壮观。在城墙上还广设烽火台,实行狼烟报警。
精美的盘龙柱
逸院
钟楼位于城墙最高处,为三层亭塔式建筑,底层为城墙,中层为城楼,顶层为亭。
四柱四檐,俯视东西南北四方。亭内悬一口重达3000余斤的大铜钟,叫土司朝典钟。
鼓楼建于土司城墙之上,是为配合土司兵丁共同抗敌。每当峰火台狼烟升起,鼓楼便擂鼓报警,士卒土民即闻声出动,荷枪持刀,以待来犯之敌。
土司城墙
土司城一隅
土家族十分崇尚的先祖廪君庙,因廪君是巴人及巴人后裔土家族世代尊奉的生命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