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作品有哪些书(莫言的作品哪本最好看)
莫言的作品有哪些书法作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是《丰乳肥臀的中年妇女和一个孩子的故事(一)(套装共2册)(上下册)(精装)(套装共22册,精装,套装共2册)(第1册),这是一个关于女人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中年妇女和一个孩子的故事。)(第2册),这是一个关于女人的的爱与被爱的故事,讲述了一个母亲对女儿的爱。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美丽的结局,让人回味无穷。
1、莫言的书有哪些?
优质回答1:
莫言比较好看,具代表性的作品: 《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 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莫言的全部作品:《檀香刑》 《生死疲劳》 《丰乳肥臀》 《红高粱家族》 《透明的红萝卜》 《丰乳肥臀-增补版》 《藏宝图》 《四十一炮》 《天堂蒜薹之歌》 《拇指铐》 《白狗秋千架》 《莫言精选集》 《莫言作品精选》 《酒国》《食草家族》 《白棉花》 《红树林》 《月光斩》 《老枪·宝刀》 《会唱歌的墙》 《司令的女人》 《良心作证》 《锁孔里的房间》 《什么气味最美好》 《传奇莫言》 《莫言散文》 《莫言中篇小说选》 《莫言王尧对话录》 《战友重逢》 《蛙》
优质回答2:
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代表作有《红高 粱》、《檀香刑》 、《丰乳肥臀》等,其中《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1980年代以来,他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 学”作家。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称莫言“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
2、莫言写的书有哪些啊?
优质回答1: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于山东省高密县河涯乡平安庄,中国当代作家, *** 党员。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写作中心主任。2012年10月,成为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981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展露文学天赋。1985年,发表成名作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在文坛引起轰动。1988年,《红高粱》获得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同年发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
1989年,出版长篇小说《食草家族》。1993年,出版长篇小说《酒国》。1996年,出版长篇小说《丰乳肥臀》。1999年,出版长篇小说《红树林》。2001年,出版长篇小说《檀香刑》。2003年,出版长篇小说《四十一炮》。2006年,出版长篇小说《生死疲劳》。2009年,出版长篇小说《蛙》。2019年,创作小说《等待摩西》。2019年11月,与王振共同创刊《两块砖墨讯》。2020年7月31日,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
优质回答2:
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檀香刑》
《生死疲劳》
《丰乳肥臀》
《红高粱家族》
《透明的红萝卜》
《丰乳肥臀-增补版》
《拇指铐》
《白狗秋千架》
《莫言精选集》
《莫言作品精选》
《酒国》
《食草家族》
《白棉花》
《红树林》
《月光斩》
《老枪·宝刀》
《会唱歌的墙》
《司令的女人》
《良心作证》
《锁孔里的房间》
《什么气味最美好》
《传奇莫言》
《莫言散文》
《莫言中篇小说选》
《莫言王尧对话录》
《战友重逢》
《蛙》
《师傅越来越幽默》
优质回答3: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大栏平安村,中国当代作家。莫言是世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12部作品有:1.《丰乳肥臀》
2.《生死疲劳》
3.《天堂蒜苔之歌》
4.《代嫁公主》
5.《欢乐》
6.《白狗秋千架》
7.《檀香刑》
8.《酒国》
9.《红高梁家族》
10.《食草家族》
11.《透明的红萝卜》
12.《四十一炮》。
3、莫言最好三部作品?
优质回答1:
1. 《红高粱家族》: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在中国农村的一个“红高粱家族”中,女性们在男权社会中的反抗、斗争和生存。小说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封建残余和女性地位的低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2. 《丰乳肥臀》:是莫言的另一部代表作品,讲述了一个中国家族从清朝到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变迁,通过一个女性身上的经历展现了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感。
3. 《檀香刑》:是莫言的一部魔幻小说,以民间传说为蓝本,讲述了中国南方一个神秘村庄里的一段惊险、离奇的故事。小说中充满了中国南方的神话和传说元素,同时也涉及到了一些现实主义的主题,如贫富差距、人性本质等。这部小说获得了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和意大利鲁奇奖,被誉为中国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
优质回答2:
1、《丰乳肥臀》:《丰乳肥臀》算是莫言比较优秀的作品之一,这本书主要就是为了称赞母爱的伟大和无私,里面讲述了一个无比平风故事,但是看完之后又会有一定的思考。
2、《蛙》:《蛙》主要讲述的是新中国的农村生育史,里面的主人公是一位从事妇产科的女医生,她经历的很多事情都被细致的描写了出来。这本小说看起来是十分朴实的,笔触也是十分细腻柔软的,引人思考。
3、《欢乐》:《欢乐》里面的内容十分丰富,囊括了莫言的所有25本小说,这些小说不仅个性十分鲜明,而且里面有很多十分优秀的作品,内容更是堪称一绝。
4、莫言的作品那几本最值得一读啊?
优质回答1:
谢邀
论趣味性和可读性,推荐生死疲劳。六道轮回转世,每一次转世成为一种代表其时代特征的动物。以动物的口吻去从侧面反映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大跃进,WG,改革开放等这些历史事件。最重要的是表现了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沉浮和凄楚迷茫。也不乏有些令人捧腹不已的段落,比如西门闹第三次投胎成猪,与刁小三斗智斗勇的情节,荒诞又滑稽,哭笑不得。莫言写起魔幻风格的作品还是很有一套,不管别人怎么说他虎头蛇尾,我看到这种结构的作品时,还是感到挺惊艳的。
再推荐一个丰乳肥臀吧。里面震撼人心又值得反思的情节太多太多,我至今都忘不了七姐为了填饱肚子被人猥亵最后反倒被吃下去的豆饼胀死的那一段,忘不了四姐当了多年 *** 准备回乡看望鲁氏坐在船头弹着她的破琵琶时的凄美和面对众人责难时大义凛然地 *** 衣服嘲讽他们的决绝。
莫言是一位我很喜欢,也很会说故事的作家,他很少穿插说教式的字句,看他的书一气呵成特别痛快同时也有种让人以史为鉴的味道,是个好作家。
优质回答2:
莫言先生作为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影响深远,其居影响力的作品很多,我最欣赏的当为《红高粱》这部。
记得早在八十年末,当时身在军营的我,虽然经历着血与火的考验,虽然在摸爬滚打中锤炼着筋骨,但《红高梁》电影的播出,不经意间却点燃了我们 *** 燃烧的岁月;虽然当时还处在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人们的为感情交流尚处在半封闭状态,可《红高粱》的播出,却恰到好处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抓住了读者和观众的心理,给人一种萌动、积极进取的心态,呼之欲出,却呼之深远,《红高粱》不失力一部经典力作。
《红高粱》是莫言早期的一部作品,大家很早就知道这个故事,但在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很多人应该不知道还有这么个人。大家熟知《红高粱》的故事,张艺谋导演的作用是第一位的,上世纪80年代,张艺谋导演拍摄了《红高粱》这部电影,对这部作品起到了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虽然电影作品与原著已经相去甚远,但是电影将故事浓缩表达,抓住了这部书的灵魂。张艺谋导演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他开始拍摄《红高粱》时,在全国没有找到一块像莫言笔下描写的那一片一片无边无际的高粱地,所以他就在高密让群众种高粱,与农户当场签下合同,回收高粱,这是一点,为了艺术能下血本;其次,在艺术处理上,删减了大部分内容,某些小地方却大肆渲染,赢得了观众的认同,例如,在九儿嫁给三十里铺的单家时,余占鳌的颠轿部分,莫言书中只是寥寥数笔,但是张艺谋导演确实把这段足足拍了有五分钟的镜头,同时也得到了观众的肯定和喜爱。
《红高粱》是一部有浓浓的高密传统文化气息,歌颂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勇于战胜一切侵略者的大无畏精神,体现了高密人勇敢、淳朴、善良的传统美德。改革开放初期搬上荧屏,意在唤醒炎黄子孙奋发图强、战胜艰难险阻,进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决心、信心和毅力!
其次,是莫言先生的醒世力作《娃》。《蛙》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一部触及国人灵魂最痛处的长篇力作。 小说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讲述了姑姑——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在用生动感人的细节展示乡土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的同时,毫不留情地剖析了当代知识分子卑微的灵魂。 本书献给:经历过计划生育年代和在计划生育年代出生的千千万万读者。
《蛙》的主题意象毫无疑问是“蛙”。主题意象是指作为一种中心象征能与作品的主题发生紧密联系的意象。作家把自己意欲表达的寓意寄予在主题意象中,让它透射出作品的基本意旨。在《蛙》中,“蛙”意象是文本意义的聚焦点。它有时是作为一种描述而存在,有时是作为一种隐喻而存在,有时又是作为文本重要的意义网络而“代表”“象征”“体现”全篇的精华和精神所在。
从意象设置方式上,“蛙”意象的设置方式有三:
一是在题目中设置“蛙”意象。这是一种文本布局设置意象的技巧。题目的特殊地位和在文本中的关键作用,使它常常被作者用来强化作品的象征性。莫言在进入创作状态时总是有高度自觉的修辞目的,他在题目中安设了“蛙”这一主题意象。这个意象不是它本身那样一个具体的个别的事物,它暗示着某些普遍性的意义。
二是通过对“蛙”意象的反复性强调让其转化为包蕴着作者意念的象征性意象,从而引起读者的注意和追索性思考。小说家只有通过强调才能使其形象转化为包含着作者的情思与意念的意象。“蛙”就是这样一个意象。在《蛙》中,“蛙”一词出现了大约202次。对“蛙”意象反复描写强化了“蛙”意象与文本蕴涵的联系,从而赋予它以丰富的象征内涵,也包孕了作者的复杂态度。
三是将意象以转换方式出现。在《蛙》中,与“蛙”同音的“娃”字出现了大约239次,“娲”字出现了约6次;剧作家“我”———万足(万小跑)———的笔名是“蝌蚪”,男人的 *** 被称为“小蝌蚪”,“蝌蚪”一词出现了约160次;与娃相关的“娘娘庙”一词出现了约19次。“蛙”、“娃”、“娲”、“蝌蚪”、“娘娘庙”等均为“蛙”意象的变体。在作者的心目中,这些具象的含义已从现实的层面上得以腾飞,它们连接着生育、生命、人性、社会等重大问题,隐喻或象征着作者的多种意念与情思。这样,“蛙”意象与其意象的变体或转换体一起反映了文本的多个主题。
《娃》这部书,构思奇巧新颖,作者巧妙地把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女娲抟土造人”与近代“达尔文进化论”联姻,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阐释了生育、生命、人性、社会等重大问题,不失为一部将意念与现实、微观与宏观、客观与主观、平面与立体巧妙构架起来醒世力作,为莫言先生点赞!
优质回答3:
莫言的作品,目前我只拜读过《红高粱》和《蛙》这两部,读完真是颇有收获,所以也推荐给你们读一下。
《红高粱》
这部小说讲的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以“我”的爷爷余占鳌和“我”的奶奶戴凤莲对抗日本战争为主线,他们的爱情为辅线而展开的故事。整个小说宣扬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力和追求自由的精神,渴望获得个性解放的精神,同时也歌颂了英勇抗日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这里面,我看到了人性,看到了自由,看到了爱恨,也看到了迷茫,看到了无措。我仿佛透过这本书,我渗透了那些属于内心的疑惑。
《蛙》
这部小说是以新中国近60年来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了乡村女医生姑姑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人生经历,在形象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的同时,也成功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明,感人至深的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计划生育从来都是国之要事,《蛙》这部小说,相信在你读完之后,一定可以带给你无尽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