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大事年表(1912-1928)
历史上是将1912年3月袁世凯出任民国临时总统至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称做“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
北洋政府统治的十六年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随即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职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因受袁世凯要挟辞职(袁以逼迫清帝退位而换取总统一职)。
同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总统。
1913年3月,国民党元老宋教仁遇刺身亡,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同年9月失败,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孙中山退往日本。
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
1915年5月25日,北洋政府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帝。年号“洪宪”。
1915年12月25日,护国运动爆发,南方各省纷纷起义独立讨伐袁世凯。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位仅83天。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逝。黎元洪就任总统。段祺瑞任总理。
1917年6月,张勋进京,同年7月1日,拥溥仪复辟帝制,黎元洪出走。但仅12天后被段祺瑞“讨逆军”击败,溥仪退位。
1917年7月,孙中山为拥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广东发起“护法运动”(三次革命),讨伐段祺瑞政府。不久后失败。
1917年8月14日,中国对德、奥宣战,加入协约国。
1918年10月10日,冯国璋下台,徐世昌担任总统,但段祺瑞仍控制北洋政府。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会议。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以抵制巴黎和会出卖中国主权。
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签字。
1920年7月14日,直皖战争爆发,皖系战败,段祺瑞下台。直系和奉系军阀控制了北洋政府。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1922年4月26日,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军阀获胜,控制了北洋政府。
1922年6月16日,广东军阀陈炯明发动“六一六”兵变,炮轰总统府,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
1923年2月7日,直系军阀吴佩孚制造了“二七”惨案。(镇压爱国反帝反封建运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3年10月,直系首领曹锟担任民国总统。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改组国民党。
1924年9月,江浙战争爆发。
同时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遭受惨败。
1924年10月23日,直系将领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总统曹锟,赶走吴佩孚,驱逐遗清皇室。
1924年11月,张作霖和冯玉祥重邀段祺瑞入京掌权。段重新担任总统。
1924年12月,孙中山北上进京共商国是。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
1925年5月30日,反帝爱国运动“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
1925年10月,直系军阀孙传芳通电讨伐奉系军阀张作霖,浙奉战争(第三次直奉战争)爆发,11月,奉系败退。后孙传芳称霸东南。
同年10月,直系军阀吴佩孚在武汉纠集旧部重新出山。
同年11月,奉系高级将领郭松林起兵讨伐张作霖,失败后被杀。
1926年3月18日,段祺瑞执政府下令对爱国集会群众开枪,这就是“三一八惨案”。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
1926年4月9日,段祺瑞被冯玉祥、陆钟麟驱逐下台。
1926年6月28日,张作霖和吴佩孚联合组建北京政府。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北伐战争开始。
北伐战争局势图
1926年10月10日,北伐军攻克武昌,吴佩孚部败退河南。
1926年11月,北伐军在江西重创孙传芳部,孙败退南京。
1926年12月1日,张作霖在天津出任安国军总司令,携手孙、吴二人对抗北伐军。
东北王张作霖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组建北洋军政府,出任陆海军大元帅,这是北洋时期最后一任政府。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政变。
1928年2月,蒋介石出任国民党军委主席,同年4月,开始讨伐张作霖。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不敌北伐军,败退东北,在途径皇姑屯时被日军炸死。史称皇姑屯事件。
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变
1928年7月3日,张学良就职“东三省保安总司令”。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遵守三民主义,升起国民政府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这便是“东北易帜”。
自此,中国在历经十余年军阀混战后,终于实现了在名义上的统一,这也标志着中华民国北洋政府统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