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电影隐藏的社会真相:现实反映还是虚假刻画?
<——前言——>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娱乐,还能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们对于生活的理解。
在20世纪80年代,电影创作侧重于探讨复兴与重新开始的主题,无论是家庭与事业之间的矛盾,还是对外貌和年轻的崇拜,这些电影都展现了一个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
20世纪80年代的电影:《萨拉扎尔》
在核战争的阴影下,科幻电影反映了人们对于当时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反抗,这些电影都试图向观众传递出积极的信息,即无论你处于何种境地,都有可能获得新的开始。
它们呼唤人们不断精神上的更新,找到自我意义的关键,这些电影虽然产生于三十多年前,但它们中所表现出来的主题却是永恒的,值得我们一直思考和探索。
<——里根时代电影:恢复国家认同和民族精神的娱乐风格——>
我们无法完全理解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的美国电影,因为它对当代美国经验的关系仍然不明确,并且这种关系仍在不断形成之中。
这个时代的电影反映了罗纳德·里根和奎尔政府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景观,而且政府设定了1980-1992年间的国家议程。
因此,电影学者将这一时期的电影称为“里根时代的娱乐”,这是一种让人感到安心、乐观和怀旧的电影风格,这些品质体现了罗纳德·里根的政治形象。
罗纳德·里根
罗宾·伍德还所指出了,1970年代的国家创伤,特别是越南战争和水门事件,削弱了公众对国家领导人的信心。
水门事件
罗纳德·里根试图通过鼓励美国人忘记水门事件,并将越南战争视为美国决心失败的原因之一,来恢复这种失去的信心,这是因为一部分原因是对传统美国价值观的信仰丧失。
越南战争
罗纳德·里根代表着这些价值观的恢复,他作为一个公共人物,唤起了美国社会、政治和文化认同更早、更“天真”的时代,而他本人作为一名前电影明星,与这个时代有着必然联系。
作为“演员”总统,罗纳德·里根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政治形象,其中部分建立在他早期的银幕形象上,部分建立在重新点燃公众对国家领导人的信任以及要求上。
罗纳德·里根
罗纳德·里根在银幕上的形象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向上流动的、自力更生的男人。
罗纳德·里根还是战争英雄,坚韧却又敬畏上帝的个人主义者,牺牲自己拯救朋友生命的西部英雄,以及在屏幕外忠诚的反共主义者。
作为一名政治家,罗纳德·里根甚至开始扮演起族长的角色。
罗纳德·里根
通过呼吁美国人“为了约翰·基普赢得胜利”,就像诺特丹大学橄榄球教练克努特·罗克尼一样。
他能够以魅力重振所有美国人的精神,这种角色本身就是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创造的产物。
诺特丹大学橄榄球教练克努特·罗克尼
作为总统,罗纳德·里根自动地唤起了大多数美国人对于他作为好莱坞电影明星的记忆。
对许多人来说,罗纳德·里根象征着20世纪50年代,至少象征着那个存在于流行想象中的田园牧歌式的小镇、艾森豪威尔时代的美国。
因此,在《回到未来》中,当马蒂·麦克弗莱时光旅行回到1955年时,罗纳德·里根主演的西部电影《蒙塔拿牛女王》正在小镇上的电影院播放。
《蒙塔拿牛女王》
“里根主义”电影利用了里根本人所倡导的许多价值和品质,以及新兴保守右翼的关注点——年轻的、向上流动的、进步的专业人士被称为“我”一代的职业精英们。
在电影《回到未来》中,福克斯扮演的角色与“我”一代有关,他充当自己未来父母的红娘,从而确保自己出生。
《回到未来》
福克斯还在电视情景喜剧《家庭关系》中扮演了年轻的基顿,这也是与“我”一代有关的另一个例子。
因此,“里根主义”的电影不仅符合里根本人推崇的价值观,也能够吸引“我”一代年轻人的关注。
《家庭关系》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电影并不能完全以一两个特定政治制度的政策为标准。
它们还包括了反对性观点,削弱了里根处理外交政策和国内事务议程所带来的保守思潮。
实际上,主导20世纪80年代初的里根主义电影似乎孕育了一种反对性电影。
20世纪80年代初的里根主义电影
1986年“枪支换人质”的伊朗门事件公开披露之际,越来越多好莱坞制作的电影开始对里根主义的美国持有怀疑态度。
这些电影包括高度批判20世纪80年代小镇生活的电影,如大卫·林奇的1986年的《蓝丝绒》以及他的短命电视剧《双峰镇》,它们描绘了一个残酷、堕落、腐败的世界,隐藏在表面看似天真无邪、平静无波的美国中部小镇下面。
大卫·林奇的1986年的《蓝丝绒》
这些电影展示了角色所处的世界是荒谬愚蠢的,另外,蒂姆·亨特的1986年的《流域边缘》则冷酷地描绘了在当代美国郊区单调气氛中长大的青少年生活。
它看到了这些下层中产阶级美国人的生活中充斥着无聊、平庸和自私麻木的特征,他们不是英勇的无法无天的叛逆者,而是毫无感情的失常局外人。
因此,这些电影不仅削弱了里根主义的影响力,也呈现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美国形象。
蒂姆·亨特的1986年的《流域边缘》
1984年共和党竞选的主题是恢复国家认同和团结。
罗纳德·里根在他的总统竞选中攻击了民主党对未来的悲观态度,并宣称一旦当选,民主党的错误统治将结束,新的“早安,美国”即将开始。
“早安,美国”
他向美国人保证,他们即将见证新的开始,经济和精神的重生,里根承诺将让美国重获新生,就像他自己在1981年约翰·欣克利未能成功暗杀他后反弹一样。
里根自己的康复象征着未来的事情,他的总统任期将使国家的光芒重新燃起,就像1982年的电影《E.T.外星人》结束时那样,当可怜的外星人从明显的死亡中奇迹般地恢复过来。
电影《E.T.外星人》
<——20世纪80年代好莱坞电影中的复兴主题——>
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的无数电影中,都蕴含了复兴和重新开始的概念。
1985年的电影《蝴蝶情缘》讲述了三位七十多岁的老年人,无意中发现了佛罗里达州一个游泳池里的神秘蝴蝶茧,从而重获青春。
1985年的电影《蝴蝶情缘》
电影最终批评了他们对不自然的身体年轻的渴望,它坚持认为,复兴的秘诀不在于任何青春之泉,而在于精神上的更新。
另一部1986年的电影《重返学校》中,富有的商人罗德尼·杜杰菲尔德回到学校,享受第二次童年,并试图为他那迷失的儿子树立一个榜样。
1986年的电影《重返学校》
在处理核战争威胁的冷战科幻传奇故事中,复兴主题找到了属于它的位置。
在1982年的电影《星际迷航II:可汗怒吼》中,美国包括柯克上将和星舰企业号的船员们与苏联对抗,由复仇心切的可汗领导,后者依靠苏联式的精神控制技术,争夺创世工程开发的类似导弹的装置。
1982年的电影《星际迷航II:可汗怒吼》
如果正确使用,在“死”星球上引爆创世效应,就可以把星球变成伊甸园。
如果装置落入错误的俄罗斯人手中并在有生命的星球上引爆,同样可以实现相同的转化,但会在过程中摧毁所有现有的生命。
尽管斯波克上校为了拯救同伴的生命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这部电影以里根时代的欢乐结局结束——在一颗荒凉、没有生命的星球上成功创造了一个新世界。
《星际迷航II:可汗怒吼》剧照
里根时代的电影中,一些新的开始往往意味着一种怀旧的回归,即把时钟拨回到过去。
这些电影通过魔幻的方式让观众重回时光,试图找回艾森豪威尔时代小镇富裕的美国梦,这是一个还没有被贫困、犯罪、无家可归、家庭和社区衰落侵蚀的时代。
小镇富裕
实际上,里根的许多国内经济政策都回归到了更早的时代,在20世纪20年代卡尔文·柯立芝政府的年代,“美国的事业就是经商”。
特别是小镇时光三部曲和《佩吉·休嫁了》等电影,通过让角色回到1950年代的黄金时代,重新拥有过去承载的希望和精神,并在现实中充满活力,准备迎接未来。
《佩吉·休嫁了》
1989年的电影《梦幻之地》也包含了一种时空扭曲的情节。
主人公雷·金斯拉听从了神秘的无形声音的指引——“如果你建造它,他们会来”,于是建造了一个棒球场。
他的行为看似毫无道理,但通过对美国国粹——棒球的赞颂,盲目地重申了美国及美国人的本质纯真。
《梦幻之地》“无鞋”乔·杰克逊
然而在《梦幻之地》中,主角并没有回到过去,相反,他建造的球场让包括“无鞋”乔·杰克逊在内的著名球员们来自不同的年代,在现场打棒球。
虽然故事中的时间旅行情节变化,但其产生的效果仍然相同——与过去的接触使当下的人焕发出新的精神。
著名球员们
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一些更加写实的电影,如1982年的《餐馆》、1983年的《英雄本色》和1986年的《靠近我点》,它们的时间背景大多设定在越南战争之前的时期。
1983年的《英雄本色》
虽然《餐馆》和《靠近我点》中的1950年代主要从下层和中低层阶级的青少年视角出发,但是这些电影仍然呈现出一种怀旧和有些浪漫化的关于艾森豪威尔时代成长并在60年代和70年代创伤事件之前的愿景。
这两部电影描绘了来自不同族裔和社会背景的男孩之间紧密的男性友谊,再次肯定了一个神话般的观点——美国正在融合着不同民族和文化。
1982年的《餐馆》
20世纪80年代除了《餐厅》和《靠近我点》,还出现了一些其他的写实电影,如1987年的《华尔街》、1984年的《午夜凶铃》和1989年的《艺术家的一天》。
这些电影共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现实,并对美国人的价值观和身份认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989年的《艺术家的一天》
作为一部经典的商业主义影片,《华尔街》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金融繁荣时期和人们对于成功和财富的极度渴望。
这部电影通过展示股票经纪人和大亨们的生活方式,揭示出了利益驱动和金钱至上的商业文化,同时也体现了对于道德、伦理的关注,是一部具有启示意义的社会评价电影。
1987年的《华尔街》
《午夜凶铃》则是一部恐怖电影,讲述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遭受的恐怖事件。
这部电影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人们对于生活稳定和家庭安全的渴望,并暗示了现代社会的脆弱性和漏洞。
1984年的《午夜凶铃》
《艺术家的一天》则描述了一位黑人画家的生活和创作,反映了美国当时对于文化多元性和种族平等的关注,这部电影呈现了一个非典型的美国家庭,并强调了个体和群体之间的联系。
这些电影共同塑造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文化和价值观的面貌,同时也为后来的电影和文化现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艺术家的一天》剧照
<——结语——>
回顾20世纪80年代的电影,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对于当时社会和政治现实的反映。
这些电影所表现的主题具有普遍的价值观,它们呼唤人们在面临挑战和困难时,勇于寻找新的开始。
同时这些电影也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记录下了那个时代的文化、价值观和艺术风格,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30多年,但这些电影中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依然能够引起我们共鸣。
因此让我们珍惜这些电影作品,同时也期待着未来更多优秀的电影创作能够为我们带来无限灵感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