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出了那么多的奇葩皇帝,为何国祚还能长达276年?

2025-09-19 20:01 来源:秀流网 点击:

明朝出了那么多的奇葩皇帝,为何国祚还能长达276年?

众所周知从正德开始,明朝就有了亡国之象,七搞八搞积弊很深,基本都是奇葩皇帝,那么为何明朝国祚还能长达276年?其实答案很简单,原因只有一个:内阁制度和科举制度,这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度。

内阁制度,是一件偶然演变的制度

始皇统一六国,废封建,建立郡县制度,从此之后中国就进入了皇权时代。而这个制度到了明代,已经被发展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那就是权力高度集中在一人身上,而这个人就是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占有欲极强的人,为了能把这左右天下苍生的权力牢牢的把握在自家手里,果断的废除了实行了几千年的丞相制度。

朱元璋是苦出生,当过和尚要过饭,扛过枪打过仗,一路苦难重重地走过来,因此也特别能吃苦。因此团长政委他自己一个人干,也能承受。但是他可以,他那些长在妇人手里的子孙行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果然,朱元璋一死,第一个造反的就站出来了,他的儿子燕王朱棣。

朱棣通过武斗把自己的侄子打跑了,自己就当起了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朱棣自己心里也清楚,自己在臣下和天下百姓的心里,是一个靠造反起家的主,是一个乱臣贼子,只是凭借着强力获得天下。为此,朱棣开始不停地折腾,远征漠北,七下西洋,修《永乐大典》,迁都北京,所作的一切皆是昭告天下,自己当这个皇上绝对优秀。既然忙着证明自己,朱棣自然就没有那么多时间消耗在忙政务上。于是特简解缙,黄淮,胡广,杨荣,杨士奇,金幼孜入直文渊阁,预备机务,谓之内阁。于是明朝的历史上开始有了一个新的称号—内阁。

内阁在最初,只是皇帝的一个秘书班子,主要是替皇帝写一些诏书和拟定文件。到了明英宗时期,内阁已经逐渐演变为皇帝的智囊机构,而到了嘉靖时期,因为这位修仙皇帝几乎都在炼丹,因此内阁机构又演变为了类似制定政策的行政机构,而这个机构的老大,就是内阁首辅。类似于现在的总理,内阁总理大臣,首相。

内阁首辅,百官诚服

内阁首辅,在最初的实际地位,其实就是相当于秘书处的秘书长,所管辖的也就是一群秘书。但是随着自明英宗时期内阁地位的提高,内阁的地位几乎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而内阁首辅的位置也相当于内阁总理的地位。

那要怎样才能成为内阁首辅呢?

第一步,你必须是翰林出身。所谓“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比如明朝历史上特别有名的几个首辅,像张居正,高拱,严嵩,商洛,夏言,几乎全部都是翰林出身。除此之外,在明朝276年的时间内,就有五位状元担任了内阁首辅的位置,亦有多人是榜眼和探花。因此,如果要想有机会成为内阁首辅,最低的要求就是你必须是庶吉士。而要想进入庶吉士,就必须要在殿试中考进所有进士中的前二十名,几乎全是精英中的精英。

第二步,你要身体健康,才能活着。在明朝,皇帝的平均寿命也只有39.46岁,而普通百姓的平均年纪就更少平均为35岁。小编我做了统计,明朝自第一位首辅李贤到最后一位魏藻德,共119位首辅,他们登上这个位置的平均年纪为54.6岁。 要知道,那个年代,有时候一个阑尾炎都可能会要掉你的命。

第三步:排除疾病和天灾,明朝的官场那也是异常的凶险,除了锦衣卫之外,还有一群太监控制的东厂西厂,随时约你喝茶。等你把这些都熬过去,等待你还有警察,如果考核不合格就要滚回家,几十年的努力一夜之间灰飞烟灭。但是这些都是一些前菜,明朝最为可怕的还是党争。明朝的党争,在中国几千年的官场中,那绝对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明朝时期,科举考试的发展到达巅峰,因此各地最优秀的人才都被国家招揽。于是几个考试强省的进士,在进入岗位后为了能更好地发展,就彼此结党。比如最为有名的就是楚党,浙党;还有以共同价值观或者利益在一起结党的有东林党和阉党。这几个党,你来我往,背锅,打黑棍,栽赃,陷害,斗争,能不被玩死,那绝对是有本事也有这个命。

最后,就是入阁。要进入内阁主要有三种途径,第一种是天定,就是皇帝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定他看得入眼的大臣进入内阁。比如嘉靖皇帝时期,帮助嘉靖在大礼仪这件事情上,帮助嘉靖搞定了群臣,就此被皇帝钦点进入内阁。第二种是现任内阁成员的推荐,比如万历中期的内阁首辅申时行,就是由张居正推荐入内的,最后当上内阁首辅的。第三种就是由朝中大臣推荐,即由吏部会同九卿,科道推荐若干人,再有皇帝最后钦定入阁。

首辅为什么那么牛?

无论是理论上还是本质上,首辅说到底就是皇帝的秘书长。再说得难听一点,就是一个办公室主任。然而为何到了明朝的中后期,能成为百官之首?

是因为首辅的手上有三张牌。

第一张牌 皇帝 :可以说内阁制度的兴起,最大的程度还是因为皇帝对其的信任和依赖。内阁这个机构的设立,其实更是为了能让皇帝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除此之外,皇帝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家和朝廷的事情,就会经常召见内阁大臣一起商议,因此也成为皇帝最为熟悉的人。因此在很多国家重大决策上面,内阁大臣对于皇帝的影响非同小可。

第二张牌 吏部尚书:虽然在内阁里,官位不大,但是几乎设立内阁首辅以来,基本上内阁首辅都兼任六部之首吏部尚书的位置,这个官职可是朝廷二品大员才能担任的官位。这就更好解释了,吏部尚书就是人事部长兼组织部长,所有官员的任命和升迁,都是由吏部管,你说地位高不高?

第三张牌 票拟之权:可以说票拟之权,是内阁首辅手握实权的有力证明。这里我来说明一下。比如,百姓的建议还有一些地方官奏章首先都是到通政使司,再由通政使司汇总送到司礼监,司礼监再呈送给皇帝。皇帝过目之后,将奏章和意见分发给内阁,内阁首辅接到奏章之后,会同手下的阁臣一起商讨后草拟出处理意见,然后再交给皇帝斟酌定夺,此为批红。而往往这样的批红也是由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代笔。

内阁制度到了万历时期,已经到达巅峰,而这巅峰指的就是张居正。张居正此人城府很深,又非常聪慧,深得他的老师徐介欣赏,被推荐入内阁。同时他又和秉笔太监冯宝的私交甚好,更加天赋异禀的是,张居正不但有才华,情商高,人家还长得超帅。深得万历皇帝的亲妈喜爱。没办法,拟票权,批红权,再加上监国太后的信任,全部集于张居正一人之手。然而也幸亏这样的机会,让张居正这样的能臣可以用整整十年的时间来治理已经残破不堪的明朝,使得明朝国力大涨。这样是为什么万历中后期,万历的三大征可以胜利的主要原因。

第四张牌 封驳:所谓的封驳,就是当内阁认为皇帝的批红有欠周详,可以封还不受,拒绝草拟旨意。万历皇帝在位期间,折磨他时间最久的就是立储之事。朝臣依照嫡庶之伦理,基本上都支持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而皇帝却想让自己最宠爱的妃子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双方之间为此斗争二十多年,再此期间有四位内阁首辅被罢黜,无数官员被廷杖和罢官。到了皇长子十八岁的时候,当时的内阁首辅沈一贯上疏神宗,早立太子。神宗也是被搞得有点烦了,也是一下子冲动就立了。可是当册封的时候,万历又后悔,面对万历的后悔诏书,沈一贯却将诏书封还。沈一贯这样的行为,彻底地震动了万历,他清楚这个首辅是一个没有底线的官油子,也非常听自己的话,这也是万历让他当首辅的主要原因。但是,如今就这样的官场老油子都敢得罪皇帝,封驳皇帝的诏书,可见这个事情已经到了难以预测后果的地步了。于是,万历才下定决心,册立朱常洛为太子,由此可见明朝内阁首辅此时的真正的权力有多大。

明朝灭亡的最大原因,就是皇帝管事了

翻看明朝276年的历史,基本可以证实一个事实,那就是只要阁臣权力比较大的时候,明朝的朝局和社会都比较稳定,甚至连边境都比较稳定。尤其是明朝的皇帝一向比较懒政,国家的大事小事,几乎都是由内阁拿定主意,再有皇帝批红下发,因此国家也都还比较平稳,这也是在天启年间,哪怕朝廷党政再厉害,国家基本盘都还在。然而天启一死,崇祯即位,整个国家的平衡就被打破了。

首先,不说管理一个国家,哪怕现在管理一个公司,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崇祯自幼长在宫闱之中,对于朝堂和基层的情况几乎是毫无概念。除此之外,由于他的父亲长期被万历厌恶,爹的教育跟不上,就更别说崇祯自己。最后一点,也是最可怕的,就是外行领导内行。崇祯当政十七年,就换掉了53个首辅,而且还喜欢让臣子背锅。这就几乎让明朝已经非常成熟的内阁制度完全失去其专业性。

举个例子,在崇祯在位的十七年时间里,国家就没有在水利上花过一分钱。有一次,崇祯哀叹民生的建艰难,工部的一位侍郎就建议皇帝,国家很久没有修水利了,是不是可以新修一下水利。崇祯立马就说现在打仗要钱,没钱修水利。但是,百姓成为流贼四窜的原因,就是因为灾害加上过重的赋税,使得百姓活不下去,导致反叛。但是崇祯情愿花更多的钱打仗,也不愿意花点小钱修水利,藏富于民。刚愎自用,固执己见,把专业的人的专业意见丢在一边,依着自己的性子,使得崇祯最后终于落得吊死的下场,而明朝也在瞬间崩塌了。

相关标签:

2025-09-19 19:58:52

​宋朝319年间有9位太后垂帘听政

宋朝319年间有9位太后垂帘听政 刘娥画像 真宗画像 徽宗即位前,哭求向太后垂帘,以示自己登基的合法性。 这幅画为徽宗所画 电视剧《大宋宫词》的话题在网上不停发酵,该剧讲述宋...

​古代倭寇是什么意思(明朝倭寇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
2025-09-19 19:56:37

​古代倭寇是什么意思(明朝倭寇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

古代倭寇是什么意思(明朝倭寇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 对于倭寇,大多数中国人都很熟悉,有明一代,倭寇成了危害中国东南沿海安全的重大隐患,而明朝也涌现了一批抗倭的著名人物...

2025-09-19 19:54:22

​蜀汉为何没能复刻刘邦的成功呢?

蜀汉为何没能复刻刘邦的成功呢? 秦末天下大乱。公元前206年,刘邦被封为巴蜀和汉中之王,称汉王。大约5年后,刘邦一统中原,成为了汉帝国的皇帝,史称西汉。 大约过了四百年,...

​著名景点颐和园在哪个城市(颐和园里面有什么主要景观)
2025-09-19 19:52:08

​著名景点颐和园在哪个城市(颐和园里面有什么主要景观)

著名景点颐和园在哪个城市(颐和园里面有什么主要景观) 颐和园是清朝的皇家行宫和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占地290公顷。颐和园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原名清漪园)...

​衣带诏事件之后,刘备为何还担任着豫州牧和左将军之职?
2025-09-19 19:49:53

​衣带诏事件之后,刘备为何还担任着豫州牧和左将军之职?

衣带诏事件之后,刘备为何还担任着豫州牧和左将军之职? 衣带诏事件是汉末三国时期比较著名的事件,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曹操当时之所以没有马上罢免刘备的...

​建文帝下落基本确定(建文帝朱允炆下落终于找到了)
2025-09-19 19:47:38

​建文帝下落基本确定(建文帝朱允炆下落终于找到了)

建文帝下落基本确定(建文帝朱允炆下落终于找到了) 朱棣是一口咬定建文帝死了的,并立刻安排了隆重的葬礼,朱棣不会傻到宣称建文帝失踪。一旦宣称失踪,那么对朱棣可以说是后...

​阿拉伯帝国为何会衰落的原因(阿拉伯帝国崛起又衰亡)
2025-09-19 19:45:23

​阿拉伯帝国为何会衰落的原因(阿拉伯帝国崛起又衰亡)

阿拉伯帝国为何会衰落的原因(阿拉伯帝国崛起又衰亡) 罗马帝国一分为二以后,东罗马帝国占据了以君士坦丁堡为核心的地中海区域。与此同时,红海也在他们的控制范围之内。 可...

​为何说张煌言的死意味着明朝彻底结束?
2025-09-19 19:43:08

​为何说张煌言的死意味着明朝彻底结束?

为何说张煌言的死意味着明朝彻底结束?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张煌言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清朝康熙三年,清朝浙江总督赵廷臣活捉南明遗臣张煌言,康熙帝...

2025-09-19 19:40:53

​经历了长平之战的惨败,赵国为何还能打赢邯郸之战?

经历了长平之战的惨败,赵国为何还能打赢邯郸之战? 战国中后期,一场决定秦赵两国命运的大战在赵国境内展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 此次战役以秦国的全面胜利而...

​杰克·华纳(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创始人)
2025-09-19 06:23:11

​杰克·华纳(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创始人)

杰克·华纳(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创始人) 杰克·华纳 简介 杰克·华纳(1892-1978)是电影执行和制作的先驱,他和他的三个兄弟一起创造了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并把它变成了美国最大的电...

​德妃简介(德妃唐太宗李世民四妃之一)
2025-09-18 18:46:23

​德妃简介(德妃唐太宗李世民四妃之一)

德妃简介(德妃唐太宗李世民四妃之一) 德妃唐太宗李世民四妃之一 本 名:德妃 所处时代:唐代 身 份:唐太宗李世民四妃之一 妃 级:正一品 祖 父:阴寿 父 亲:阴世师 发现时间:...

​马元义介绍(马元义东汉末年黄巾之乱的组织者之一)
2025-09-18 18:44:08

​马元义介绍(马元义东汉末年黄巾之乱的组织者之一)

马元义介绍(马元义东汉末年黄巾之乱的组织者之一) 马元义东汉末年黄巾之乱的组织者之一 中文名:马元义 国籍:中国(东汉) 民族:汉 出生地:荆州 军队:黄巾军 性别:男 人...

​兵变时李世民的实力达到顶峰了吗?
2025-09-18 18:41:53

​兵变时李世民的实力达到顶峰了吗?

兵变时李世民的实力达到顶峰了吗? 兵变时李世民的实力达到顶峰了吗?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的那些封建王朝之中,因为权利的诱惑,皇...

​关羽美髯公是谁先叫的?
2025-09-18 18:39:38

​关羽美髯公是谁先叫的?

关羽美髯公是谁先叫的? 说到关羽其实还真的是有超多的外号的,有什么关二爷啊,有什么财神啊,有什么武圣啊,还有什么关公啊,反正都是他的外号了,但是其实关羽还有一个外号...

​草木灰(灰培)豆腐真的是关羽发明的吗?
2025-09-18 18:37:23

​草木灰(灰培)豆腐真的是关羽发明的吗?

草木灰(灰培)豆腐真的是关羽发明的吗? 最近在网上有出现过这样一个说法,那就是豆腐的最脏吃法,看到最后大家也就明白了,然来这个豆腐是放在草木灰里面的啊,这可是真的脏啊,...

​宋度宗简介(宋度宗幸与不幸的南宋皇帝)
2025-09-18 18:35:09

​宋度宗简介(宋度宗幸与不幸的南宋皇帝)

宋度宗简介(宋度宗幸与不幸的南宋皇帝) 宋度宗幸与不幸的南宋皇帝 中文名:赵禥 别 名:赵孟启、赵孜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日期:1240年5月2日 逝世日期:1274年8月12日 朝...

​孔巢父简介(孔巢父竹溪六逸之一)
2025-09-18 18:32:54

​孔巢父简介(孔巢父竹溪六逸之一)

孔巢父简介(孔巢父竹溪六逸之一) 孔巢父竹溪六逸之一 本 名:孔巢父 字 号:弱翁 所处时代:中国唐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冀州 主要成就:“竹溪六逸”之一 信 仰:道家 人...

​为什么古时斩头都要在午时三刻?
2025-09-18 18:30:39

​为什么古时斩头都要在午时三刻?

为什么古时斩头都要在午时三刻? 古代有很多的朝代,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当然了,很多时候我们也是在说一个朝代最为典型的就是皇帝了。一个皇帝是一个朝代最大的官...

2025-09-18 18:28:24

​柔福帝姬简介(柔福帝姬宋徽宗赵佶第二十女)

柔福帝姬简介(柔福帝姬宋徽宗赵佶第二十女) 柔福帝姬宋徽宗赵佶第二十女 本 名:赵多富 别 称:媛媛,嬛嬛 所处时代:宋朝 民族族群:汉 出生地:开封 出生时间:政和二年(11...

2025-09-18 18:26:09

​佛印简介(佛印北宋僧人)

佛印简介(佛印北宋僧人) 佛印北宋僧人 本 名:佛印 别 称:Fo Yin 字 号:觉老 所处时代:北宋 出生地:江西浮梁 出生时间:1032年 去世时间:1098年 法 名:了元 类 型:中国历史人物 属 于: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