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罍街:从历史深处走来的烟火盛地
引言:罍街印象

第一次来合肥,罍街,走起!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合肥罍街瞬间被点燃了生机。街道上熙熙攘攘,人群如潮水般涌动,欢声笑语交织成一曲热闹的交响乐。街边的店铺灯火辉煌,招牌林立,散发着诱人的光芒。美食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勾得人馋虫大动。
在这里,你能看到身着时尚的年轻人,穿梭在各个特色小店之间;也能看到一家老小,其乐融融地品尝着美食,享受着温馨的时光。街头艺人的精彩表演,引得众人纷纷驻足围观,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欢呼声。而那独具特色的徽派建筑,在灯光的映照下,更显古朴典雅,与热闹的现代氛围相得益彰,仿佛在诉说着过去与现在的故事。如此充满魅力的罍街,它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迁,才成为如今合肥的热门打卡地呢?让我们一同走进罍街的前世今生。
一、名字里的前世今生

(一)罍的溯源
罍,这个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老器物,最早可追溯至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大型盛酒器和礼器 。从商代晚期出现,在商晚期至春秋中期广泛流行。《诗经・周南・卷耳》中就有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的描述,诗人以斟满金罍中的酒,来慰藉心中对远方人的思念,可见罍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罍的造型丰富多样,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圆形罍多为敛口,广肩,丰腹,圈足或平底,肩部两侧常配有两耳或四耳,耳的形状或为环形,或作兽首形,下腹部一侧还设有穿鼻;方形罍则以小口、斜肩、深腹、圈足式较为常见,少数为平底,部分带有斜坡式屋顶状的盖子,下腹近圈足处同样有穿鼻 。其器身往往满饰饕餮纹、龙纹、蕉叶纹等精美的纹饰,这些纹饰不仅是简单的装饰,更蕴含着古人对神灵、祖先的敬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在漫长的岁月中,罍的形式也逐渐演变。从商到周,其造型由最初的瘦高逐渐转为矮粗,纹饰也从繁缛变得素雅,这一变化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审美观念和文化风格的转变 。随着时代的变迁,罍虽然渐渐退出了日常生活的舞台,但却作为珍贵的历史文物,被珍藏于各大博物馆中,成为后人窥探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例如,1959 年彭州出土的西周人面牛纹大铜罍,现藏于四川省博物馆,其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吸引着无数人驻足观赏,感受着来自远古的神秘气息。
(二)“罍街” 得名
时光流转至现代,罍这一古老的元素在合肥的土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2012 年,合肥滨湖集团在探索企业转型的道路上,将目光投向了北京簋街。簋街以中国古代装食物的器皿 “簋” 命名,不仅具有历史文化内涵,而且朗朗上口,易于传播。受此启发,滨湖集团决定在合肥打造一条类似的特色餐饮街,并从中国传统饮食器具中寻找合适的名称。
而此时,合肥本地的酒桌文化中,“炸罍子” 这一独特的饮酒方式早已深入人心。当人们在酒桌上情绪高涨时,便会喊出 “炸罍子”,然后拿起大杯一饮而尽,尽显合肥人的豪爽与热情。“罍” 与 “雷” 发音相同,且与酒紧密相关,将其作为餐饮街的名字,既巧妙地融入了合肥的酒桌文化,又富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
就这样,“罍街” 应运而生。这个名字,仿佛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合肥特色文化与美食世界的大门。它不仅成为了合肥餐饮文化的新地标,更承载着这座城市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探寻它的独特魅力。
二、前世:破旧立新的蜕变

(一)改造前的宁国路
在合肥的版图上,宁国路曾是一条极具烟火气却又面临诸多困境的街道。20 世纪 90 年代末,宁国路开始崭露头角,逐渐汇聚了一批龙虾经营户,到 2000 年,这里已然成为远近闻名的龙虾一条街 。
鼎盛时期,宁国路龙虾特色街南起太湖路,北至九华山路,全长 820 米,共有 65 家经营户 。每至夏日傍晚,华灯初上,街道两旁摆满了桌椅,食客们围坐在一起,人手一盆小龙虾,在酣畅淋漓的剥壳、吸吮间,尽情享受着美食带来的愉悦。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麻辣鲜香,人们的欢声笑语、酒杯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热闹画卷。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宁国路的局限也日益凸显。业态的单一使得街区发展后劲不足,除了龙虾及一些简单的餐饮配套,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经营模式的粗放,导致卫生状况堪忧,街道上油污满地、垃圾堆积;交通秩序混乱,每到用餐高峰,车辆随意停放,道路拥堵不堪,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此外,街区的基础设施陈旧,缺乏统一的规划与管理,建筑风格杂乱无章,这些问题都制约着宁国路的进一步发展,也让其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二)罍街诞生契机
面对宁国路的发展困境,合肥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提出了打造平民夜市的规划,旨在提升城市形象,丰富市民生活,推动夜间经济的繁荣发展。2012 年,合肥滨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勇挑重担,承担起了改造宁国路的重任。
滨湖集团深入调研、精心策划,决定以 “罍” 文化为核心,打造一条集文化、美食、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街区。在充分借鉴北京簋街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合肥本地的文化特色和消费需求,对街区进行了全面的规划与设计。从街区的建筑风格到业态布局,从文化元素的融入到基础设施的建设,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反复的论证与打磨。他们希望通过这一改造,不仅能让宁国路重焕生机,更能为合肥打造一张全新的城市名片,让罍街成为传承合肥文化、展现城市魅力的重要窗口。
三、今生:多元发展的辉煌

(一)美食汇聚的天堂
自 2013 年 7 月 19 日罍街一期正式开街,这里便成为了美食爱好者的天堂。一期建筑面积 2.2 万平方米,整体呈现后工业风格,又融入现代时尚元素 。40 家商户纷纷入驻,其中不乏中华老字号的身影,同庆楼、耿福兴、刘鸿盛等,带来了经典徽菜与特色小吃,让食客们品味到地道的安徽风味 。
印象大别山带来了大别山区的特色美食,醇厚质朴的味道,展现出山区独特的饮食文化;阿胖龙虾以其独特的烹制手法,让每一只龙虾都鲜嫩多汁、香气四溢,成为了罍街的招牌美食之一 。酱出名门则以精致的菜品和优雅的环境,吸引着众多食客前来品尝美味佳肴。
而安徽早餐街 —— 罍街・早点来,更是不容错过。这里建筑面积 3000 平方米,汇聚了安徽各地特色早餐共 24 家,涵盖合肥本土、皖南、皖北的特色早点,品种多达 150 余种 。合肥的庐州烤鸭、三河米饺,皖南的黄山烧饼、徽州挞馃,皖北的 sa 汤、地锅鸡等,每一口都是对安徽早餐文化的深情诠释。
随着时间的推移,罍街的美食版图不断扩张。2018 年,早餐街升级改造为罍 + 小吃,建筑面积达 2100 平方米,打造出 “集全国之美味,汇一街之味美” 的特色小吃街 。在这里,澳门脆骨丸外酥里嫩,咬上一口,鲜嫩的肉汁在口中爆开;犁大爷粑粑香酥可口,肉饼香嫩多汁,素饼清爽宜人,荤素搭配,口感丰富;淮南牛肉汤香气扑鼻,牛肉鲜嫩,粉丝爽滑,汤汁浓郁,让人回味无穷 。
除了这些,罍街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武汉热干面,面条筋道,搭配浓郁的芝麻酱、葱花、酸豆角等调料,香气四溢;上海生煎包,外皮酥脆,底部金黄,咬下去汤汁四溢,肉馅鲜嫩多汁;台湾美食蚵仔煎,新鲜的蚵仔搭配鸡蛋、蔬菜,煎制后香气扑鼻,口感鲜美;香港美食咖喱鱼蛋,鱼蛋 Q 弹有嚼劲,咖喱味浓郁,让人欲罢不能 。
(二)文化传承的舞台
在美食之外,罍街更是一座文化传承的舞台。2015 年 7 月 17 日,罍街茶馆正式亮相,建筑面积 1200 平方米,按照老舍笔下茶馆的模样原汁原味打造 。走进茶馆,古色古香的装饰,木质的桌椅,墙壁上挂着的名人字画,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充满韵味的时代。
在这里,携手来自曲艺之乡天津的名流茶馆艺术团,为庐州城带来了正宗的津味儿曲艺 。大鼓表演中,演员们一边击鼓,一边说唱,激昂的鼓点与婉转的唱腔相互交织,演绎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快板表演中,演员们手中的快板如行云流水般快速翻动,节奏明快,配合着幽默风趣的台词,引得观众捧腹大笑;相声表演更是精彩绝伦,演员们说学逗唱样样精通,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表演,展现出生活中的百态,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
除了曲艺表演,罍街茶馆还会不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戏曲演出、民俗展览等,让市民和游客在品尝美食的,能够近距离接触和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罍街的建筑与装饰同样是合肥文化的生动呈现。街区采用了仿宋徽派建筑群风格,青砖灰瓦、马头墙、雕花门窗等元素,展现出徽派建筑的古朴典雅与精致细腻 。漫步在罍街,仿佛置身于一幅古老的画卷之中,每一块砖石、每一处雕刻,都诉说着合肥的历史与文化。
街区内还设置了许多文化景观和雕塑,以 “罍” 为主题的雕塑,高大而醒目,向人们展示着罍的独特造型和文化内涵;展现合肥民俗风情的雕塑群,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合肥人传统的生活场景,如街头巷尾的叫卖、节日里的欢庆等,让人们感受到合肥的烟火气息和浓厚的人文底蕴 。
(三)创新发展的高地
在传承文化的,罍街也积极拥抱创新,成为了创新发展的高地。2016 年 10 月 1 日,罍街 1980 正式启幕,这里的总建筑面积 2.2 万平方米,由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老校区老旧建筑改造而成 。在改造过程中,充分保留了原学校和城市的记忆,以及原有建筑的肌理,打造出了别具一格的文化创意艺术集合地 。
罍街 1980 包含文创市集、创意设计、互联网平台、创业孵化器、创客公寓五大板块 。文创市集里,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创意产品让人目不暇接,这些作品都出自本地的创意人才和手工艺人之手,他们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产品;创意设计工作室中,设计师们发挥着自己的奇思妙想,为各类企业和项目提供着创新的设计方案;互联网平台则为创业者们提供了展示和推广的渠道,助力他们的创业梦想腾飞;创业孵化器为初创企业提供了办公场地、资金支持、技术指导等一系列服务,帮助他们茁壮成长;创客公寓则为创业者们提供了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业中 。
罍街在夜间经济方面也不断创新,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打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夜间消费场景。依托罍 + 村、罍 + 小吃等特色区域,建设餐饮集聚型夜间经济集聚区,每到夜晚,这里灯火辉煌,香气四溢,食客们络绎不绝;引进电影院、原创音乐基地等项目,建设文体消费型夜间经济集聚区,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夜间娱乐选择 。
罍街还积极举办各类夜间文化艺术活动,灯光秀、光影展、音乐节、民俗表演等 。灯光秀中,五彩斑斓的灯光将罍街装点得如梦如幻,与古老的建筑相互映衬,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光影展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展示出各种精彩的影像作品,让人们沉浸在艺术的海洋中;音乐节上,知名乐队和歌手的精彩演出,点燃了现场的气氛,让观众们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民俗表演则让人们在欣赏传统艺术的,感受到合肥的民俗文化魅力 。
在文旅融合方面,罍街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和美食优势,与周边的旅游资源相结合,推出了多条特色旅游线路 。游客们可以在游览合肥的名胜古迹后,来到罍街品尝美食、感受文化,将旅游与美食、文化体验完美融合,提升了旅游的品质和内涵 。
如今的罍街,早已不再是当初那条单一的美食街,它已经发展成为集文化、美食、休闲、娱乐、创新、创业为一体的综合性特色街区。它不仅是合肥市民的生活新地标,更是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打卡的热门旅游目的地。在这里,人们既能品味到美食的醇厚滋味,又能感受到文化的深厚底蕴,还能体验到创新的无限魅力。罍街,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也为合肥这座城市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未来展望:持续闪耀的新星

展望未来,罍街的发展蓝图令人充满期待。根据远景设想,“大罍街” 范围将东至马鞍山路、西至徽州大道、南到南二环,北至合巢路,覆盖面积达到 1 平方公里 。这一宏伟的规划,预示着罍街将进一步扩大规模,汇聚更多的资源,成为全国知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和文创聚集地。
在业态发展上,罍街将不断推陈出新。除了持续引入更多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特色美食,满足食客们日益挑剔的味蕾,还将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吸引更多的创意人才和企业入驻。未来,罍街或许会出现更多独具匠心的文创工作室、艺术展览空间,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能够沉浸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感受创意的魅力。
同时,罍街也将更加注重提升品牌影响力。通过举办各类大型文化活动、美食节、艺术展览等,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市民关注。例如,举办国际美食文化节,邀请各国的美食商家参与,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美食文化,让罍街成为全球美食文化交流的平台;开展文创设计大赛,鼓励创意人才围绕合肥文化和罍街特色进行创作,挖掘更多优秀的文创作品,提升罍街的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
在智能化建设方面,罍街也将紧跟时代步伐。引入智能导览系统,让游客能够通过手机轻松获取街区内的商家信息、美食推荐、文化活动安排等;利用大数据分析,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习惯,为商家提供精准的营销建议,提升街区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此外,罍街还将加强与周边区域的联动发展。与附近的购物中心、写字楼、居民区等形成互补,共同打造一个功能完善、活力四射的城市生活圈。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的生活体验。
相信在未来,罍街将继续秉持创新、发展的理念,不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它将成为合肥乃至全国的一张耀眼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寻它的魅力,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风情与无限活力。
结语:罍街的独特魅力

合肥罍街,从最初破旧的宁国路蜕变而来,已成为融合美食、文化、创新的标志性街区。它承载着合肥的历史与文化,展现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与无限活力。在这里,人们既能品尝到来自各地的美食,满足味蕾的享受;又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领略到合肥的深厚底蕴。罍街不仅是合肥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地游客了解合肥的重要窗口。相信在未来,罍街将继续绽放光彩,为合肥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成为人们心目中永恒的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