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 1 月 25日:重大事件盘点,铭记历史瞬间
文化领域:
920 年 1 月 25 日:耶律阿保机颁行契丹文字。在此之前,契丹民族虽有丰富的文化,但因缺乏文字,诸多文化传承仅靠口口相传,限制了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契丹文字的诞生,是契丹民族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为契丹文化的传承提供了稳定的载体,让政令得以准确传达,也让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果得以保存,促进了契丹民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

政治领域:
1327 年 1 月 25 日:英王爱德华三世加冕。这位年轻的君主开启了他充满变革的统治生涯,在他统治期间,英国政治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他积极参与百年战争,在战争中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带领英国取得了一些关键胜利,极大地提升了英国的国际地位,为英国后续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
1956 年 1 月 25 日:陈云在第六次国务会上,提出在公私合营中需要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他指出全行业公私合营工作仅仅是开始,并非结束;对不雇店员的小铺子,政策上应区别于资本主义商业,长期保留其单独经营方式;公私合营后,原有生产方法、经营方法,在一个时期内照旧维持。这些建议对公私合营的顺利推进和经济的平稳过渡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1981 年 1 月 25 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对林、江集团进行审判。除林彪、叶群等已死亡免予追究刑事责任外,对江青、张春桥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后减为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王洪文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等。此次审判是对 “文化大革命” 中反革命集团罪行的清算,彰显了法治的威严,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扫除了障碍。
军事领域:
1932 年 1 月 25 日:辽西抗日义勇军耿继周、赵殿良等部在大凌河附近歼灭日军中村部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士气,彰显了中国军民抗击侵略者的决心和力量。
1933 年 1 月 25 日:日关东军参谋长小矶国昭在锦州召开侵略热河的军事会议,企图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同时,傅作义部第 35 军由绥开赴抗日前线,义勇军独立第 8 梯队王慎庐部会同民众救国军第 4 路郑桂林部,联合进攻九门口日军,一度攻占九门口东、西城,展现了中国军队和民众顽强抵抗外敌入侵的精神。

1938 年 1 月 25 日:日机袭厦门、广州,在厦门炸沉民船和海关巡逻艇各 1 艘,广州东山意大利领事馆被毁,给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同时,八路军 115 师杨成武支队在冀北王安镇设伏,击溃由紫荆关西犯日军 800 余人,山东泰西起义部队攻克肥城县城,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1939 年 1 月 25 日:日伪军在平汉、津浦路沿线集中 7000 余人,分 5 路从东、西、北三面向冀中、高阳、任丘、肃宁、河间地区进行第三次围攻。八路军 120 师在河间附近曹家庄和大曹村首战告捷,激战 2 日,歼日军 500 余人,配合冀中根据地军民打退了敌之进攻,巩固了抗日根据地
社会领域:
1974 年 1 月 25 日: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在北京逝世,终年 68 岁。王稼祥 1906 年出生于安徽泾县,192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上,他坚定支持毛泽东主张,会后任中央三人指挥小组成员。建国后,担任首任驻苏大使、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为党、军队以及外交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离去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
2015 年 1 月 25 日:埃及 2011 年革命推翻穆巴拉克政权 4 周年纪念日,穆尔西支持者在开罗与其他城市上街示威,与警方爆发巷战,造成至少 13 人死亡及数十人受伤。2011 年 1 月 25 日,埃及开罗、亚历山大等地上百万人走上街头游行示威,18 天后,执政 30 年的穆巴拉克被迫下台。但埃及社会的诸多矛盾并未因政权更迭而消失,人口增长、经济不景气、就业难等问题依然尖锐,此次冲突正是社会矛盾激化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