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背后的五种语言,人民币上有哪几种语言文字
本文目录
1.人民币上有哪几种语言文字 2.人民币上有几种语言 3.100元人民币背面的五种文字 4.人民币上的五种语言分别是哪五种
人民币上有哪几种语言文字
人民币上有五种语言,分别是汉文、蒙古文字、臧族文字、维吾尔文字、壮文五种语言。
1、汉字
汉字,又称中文、中国字、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2、蒙文
蒙古文字是用来书写蒙古语的文字,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蒙古族通用的回鹘(古维吾尔)式蒙古文;以及蒙古国主要使用的西里尔蒙古文。蒙古文字从蒙古人开始纪录自己的语言以来,就有很大的变化。在过去蒙古语还未有文字的年代,要记录蒙古语就要采用其他友好邻族的语言文字。
3、藏文
藏文,指藏族使用的藏语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适用地区主要有:中国境内的藏族人,以及尼泊尔、不丹、印度、巴基斯坦境内的一部分人。藏文属于音位文字类的元音附标文字。
4、维文
维吾尔文指维吾尔族使用的拼音文字。维吾尔族在历史上使用过突厥文、回鹘文、察合台文。中国维吾尔族在二十一世纪使用的维吾尔文是在晚期察合台文基础上形成的以阿拉伯字母拼写的拼音文字。20世纪30年代以后维吾尔文经过几次改进,最近的一次是在1983年。
5、壮文
壮文是壮族语言使用的文字,用来书写他们的民族语言壮语。壮语的系属有争议,一般将其归入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语支。
人民币上有几种语言
我国目前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币纸币上,除了汉字和汉语拼音之外,还有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四个少数民族的文字。这些少数民族文字印在背面左上角,具体内容均为“中国人民银行
某元”。
100元人民币背面的五种文字
人民币纸币上的5种文字分别对应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等5个民族,写的是“中国人民银行”。
以100元为例,汉文包括右上角首行拼音“ZHONGGUO RENMIN YINHANG”,右下角印章“行长之章”,以及发行年份中的“年”。
蒙文包括右上角第2行第1列的文字
藏文包括右上角第2行第2列的文字
维文包括右上角第3行第1列的文字
壮文包括右上角第3行第2列的文字
扩展资料
人民币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负责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和发行。 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的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
2000年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的学习辅导读本中有详细释义,称人民币的单位为元,辅币单位为角和分,作为支付单位的代号,人民币符号是元的拼音首字母大写Y加上两横即“¥”,而不是Y加一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民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五套人民币
人民币上的五种语言分别是哪五种
汉语以及蒙古语、藏语、维吾尔族语言、壮语
以上就是关于人民币背后的五种语言 ,人民币上有哪几种语言文字的全部内容,以及人民币背后的五种语言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