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烬重生》:燃不尽的执念,救不回的真心!
十年之间,人生的机遇不会因为未知而改变原有的轨迹。无论是生抑或是死,早都在因果关系中述定有序。《灰烬重生》的命题有点沉重夹杂着血泪和内心躁动的执念,将人性隐藏在面具下恶,扒光了扔在日头下暴晒,不知道那股嗜血的心火有没有熄灭。
苗叔目前正处在灰白的世界中,对于严肃题材和沉重题材都会避开,躲的远些,但是看到演员,还是期待了一下,说一下想法和看点:
1、 摄影。摄影质感让我第一反应这种呈现很德国,德国电影的影片题材也颇多涉及社会现实等严肃话题,这种幽暗的、凛冽的让本来的主题更得到了强化:十年生死,两茫茫;摄影的色调仿佛加了一种文艺特制的滤镜,将画面的构图、画面的运镜框在了作者情怀之中,而这其中令苗叔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泛黄的老书、手术信笺以及小段落式的镜头留白,总有种欲言又止、隐忍猜测的情绪。
2、 如果将心魔实物化的话,居中的女性角色必然是助长心魔的催化剂,但回想两个主体家庭下主人公的人生,又看到了父权背后不可跨越、不可挑战的权威,以至于因为一本老书的交集,成就了两个笔友的心声吐露和走向沉沦。其实这一点无论是上个世纪90年代还是如今,这样的家庭环境离苗叔周遭的生活状态都很远,甚至对于愤恨、压抑、要他死的情绪有一种不理解,也理解不了。所以在看到这样的必然、偶然的两个不同机遇的男生“互利互惠”的结构,还是觉得从电影构架上是有想法的。加之不同时代、不同走向、不同结果的交叉呈现让观众得以还原那个时代、那个当下,那两个主人公的生与死、罪与罚。
3、 作者向明显的电影,不一定都能讨喜,但是实实在在的想法也是充满了无所畏惧,比如法国的阿诺·德斯普里钦,真的好。说实在的,苗叔这是第一次看导演的作品,有几个地方还是觉得看后有惊喜的。
A、舞蹈将故事表达的更加充满了情调和色彩。舞蹈中的心魔,对女人的求与舍,让我们从不同场合下家里、剧院、迪厅看到了人物关系的羁绊。
B、 王栋和徐峰生长环境不同,但是命运走向趋同,对压迫和压抑的致死反抗,尤其是受生活所迫所累,个人追求的受阻,让人不禁想深一点,生是为谁生,死是要谁死?
C、 钱包本是欲望的素描,但是一张照片不得不说这种将纯净爱情付诸欲望的叠加呈现,让人显得唏嘘;那把进厨房也要拿到手反抗的斧头,成为了维护自己,交换利益的工具,导演将斧头而不是菜刀或者其他物件呈现,也把这种无力感的慰藉和冰冷的归宿提前定好了结局;一把救死扶伤的手术刀,裁决了很多人的命运,恰巧其中的两个人,主动和被动的解脱,一刀封喉让故事显得冰冷,结局显得无助,而当时几近血色的画面调色,真是刻画了活人如鬼魅的心慌和恐惧感,将人性的焦灼和自我意识的救赎、沉沦又挖掘了一拨。
苗叔看完结尾,从电影的呈现上还是觉得导演很有想法的,但是近期阶段,就主题和基调上叔还是会更偏向明快、乐朗向的电影吧。生活不易,真不想给自己的心情加一块石头,当然电影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作品。多说一句,罗晋演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