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滨州:才不是小透明,经济增速领跑山东,历史与美食并存!

初印象:打破刻板认知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滨州或许是一座 “小透明城市”,既没有青岛的繁华时尚,也缺乏济南的深厚底蕴,在山东众多城市中,仿佛总是默默无名。但当你真正深入了解这座城市后,就会发现它隐藏着许多令人惊讶的闪光点。
先看经济数据,2024 年,滨州经济强势崛起,多项指标全省领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 300 亿元,地方级税收增速位列全省第 1 位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7.8%。魏桥集团连续 13 年入围世界 500 强,7 家企业上榜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18 家企业入选山东民营企业 200 强,资产总额列全省第 1 位。这些数据背后,是滨州产业实力的有力证明。
经济实力:低调的实力派

滨州的经济实力不容小觑,已形成高端铝业、精细化工、智能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等五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集群总营收连续两年超 1.2 万亿元 。在高端铝领域,滨州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从铝土矿开采到铝精深加工,全方位覆盖。依托魏桥创业集团等龙头企业,成功打造了国家级高端铝材料产业基地。2024 年 1-8 月份,全市高端铝产业集群实现营收 3197 亿元,铝材加工量同比增长 16.1%,向再生铝、高端压铸、汽车轻量化、精细氧化铝等新领域拓展延伸。
精细化工产业同样成绩斐然,京博动能转换综合体、滨华碳三碳四等百亿级项目陆续投产,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发展。智能纺织产业也在不断升级,魏桥纺织的智能工厂引领行业进入数字化、智能化新时代,高科技面料与智能设备融合,让 “滨州制造” 成为高品质与高科技的代名词,2024 年 1-8 月实现营收 1272 亿元,还入选了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除了传统优势产业,滨州在新兴产业发展上也成果显著。新材料、装备制造、医养健康等产业加速崛起,2023 年就有 22 项产品产能产量或市场占有率列全球或全国第一位。在新材料领域,2024 年 1-5 月份实现营业收入 278.38 亿元,同比增长 13.9% 。像大展纳米实现了千吨级碳纳米管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北方创信研发的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被誉为 “最具发展潜力的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在装备制造方面,山东国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作为山东省风电产业链的 “链主” 企业之一,所生产的风电轮毂是海上风电的核心部件,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 31% ,并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实现了全产业链配置。
在经济总量上,滨州持续增长。2024 年上半年,全市 GDP 增长 6.3%,列全省第 4 位;1-8 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9.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3.8 个和 1.4 个百分点,连续 6 个月列全省第 1 位 ;规上工业实现利润 221.4 亿元,增长 81.6%,连续 3 个月列全省第 1 位 。这些数据表明,滨州经济发展态势强劲,正逐渐在全省乃至全国经济版图中崭露头角。
文化底蕴: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

滨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名人辈出,是孙武、董永、东方朔、范仲淹、杜受田等名人的故乡 。
提到滨州,就不得不提 “兵圣” 孙武,他所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 “兵学圣典”,至今仍在全球军事、商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影响。这部奇书蕴含着丰富的军事智慧和哲学思想,如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战而屈人之兵” 等理念,不仅适用于古代战争,在现代商战、外交等领域也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 。
董永的孝行感天动地,“卖身葬父” 的故事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孝文化的典型代表。他的故事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深刻影响了滨州当地的文化氛围,使孝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代代传承 。
东方朔,这位西汉时期的大文学家、政治家,以其诙谐幽默、机智过人而闻名。他不仅在文学上造诣颇高,著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等佳作,还敢于直言进谏,为百姓谋福祉,其形象在民间广为流传,甚至被相声界尊为祖师 。
范仲淹,虽祖籍不在滨州,但他在滨州度过了重要的成长岁月,在邹平的求学经历对他的人生有着深远影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千古名句正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他不仅在文学上成就斐然,留下了《岳阳楼记》等传世名篇,还在政治上积极推行改革,试图挽救北宋的统治危机 。
杜受田,作为咸丰帝的帝师,一生勤勉政事,品端学粹,正色立朝。他不仅在教育皇子方面尽心尽力,还在政治上为咸丰帝出谋划策,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良策,对清朝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家族 “一门五进士、父子五翰林” 的佳话更是传为美谈,彰显了滨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传统 。
除了这些历史名人,滨州还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吕剧、胡集书会、董永传说、泥塑、木版年画等,都是滨州文化的瑰宝。吕剧作为山东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以其优美的唱腔、生动的表演,展现了滨州人民的生活百态和情感世界,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胡集书会则是民间曲艺的盛会,每年正月十二,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艺人汇聚于此,说书唱戏,交流技艺,热闹非凡 。
旅游资源: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滨州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中国孙子兵法城是滨州的一张文化名片,它以宋代古城遗址为依托,是一座秦汉式大型园林建筑群 。景区内有 15 座大殿和 224 间厢房,气势恢宏,古色古香。在这里,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孙子兵法》的博大精深,感受兵家智慧的魅力。走进武圣府,仿佛穿越回古代战场,通过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生动展现了《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思想和战例 。除了静态展示,景区还开设了真人 CS、攀岩等近 20 个参与性项目,以及华容道、孙子兵法大讲堂等研学课程,让游客在游玩中学习,在体验中感受兵学文化的魅力 。
魏氏庄园则是中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城堡式民居,宛如一座神秘的古代城堡 。它的平面布局呈 “工” 字,由住宅、花园、池塘、祠堂、广场五个部分组成 。庄园的城墙部分沿用中国古代城墙的建筑模式与特点,建有城门、城门楼、马面,并增设角堡,防御功能完备 。内宅建筑以纵轴线排列,形成各自独立的单元,其间以仪门、备弄、暗道相连,内宅阁楼与城墙顶部采用吊桥相联,体现了孙子兵法在民用建筑中的具体应用 。漫步在庄园中,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看到当年魏氏家族的辉煌与繁荣 。
鹤伴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大自然赐予滨州的一颗绿色明珠 。这里森林覆盖率近 90%,空气清新,是天然的氧吧 。公园内山、石、瀑、泉、云雾等景观众多,被誉为 “鲁中生态明珠” 。沿着九瀑涧游线前行,一路可见飞瀑流泉,溪水潺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登上玉皇顶,俯瞰群山连绵,云雾缭绕,令人心旷神怡 。这里不仅是旅游胜地,也是休闲度假、养生健身的好去处 。
沾化冬枣生态旅游区是品尝冬枣、体验乡村生活的好去处 。沾化冬枣皮薄肉脆,甘甜清香,被誉为 “百果之王” 。在旅游区,游客可以亲手采摘冬枣,感受丰收的喜悦 。除了冬枣采摘,这里还有民俗文化展示、农家乐等项目,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
滨州中海公园则是城市中的休闲胜地,集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于一体 。中海航母是公园的标志性建筑,它以美国尼米兹企业号航空母舰为蓝本,按 1:1 的比例建造,气势磅礴 。登上航母,仿佛置身于大海之上,感受海军的威严 。公园内还有音乐喷泉、水幕电影等景观,为游客带来丰富的视听享受 。
美食天地:舌尖上的滨州

滨州的美食独具特色,每一道都承载着这座城市的饮食文化。
滨州锅子饼是滨州的传统名吃,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的制作工艺独特,先用软面做两个小饼,在鳌子上烙黄备用 。然后将鸡蛋、熟肉、豆腐、香菜等食材精心炒制,制成鲜美馅料 。再把馅料卷入饼中,稍煎后切成块食用 。刚出锅的锅子饼,香气扑鼻,咬上一口,外皮酥脆,内馅软糯,各种食材的味道相互交融,香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如今,锅子饼的馅料不断创新,除了传统的猪头肉馅,还发展出了荤、素、海鲜三大系列 10 多种馅料,满足了不同人的口味需求 。
大山烧鸡起源于无棣县碣石山镇(原大山镇),已有 300 多年历史 。它选用当地的优质笨鸡,采用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生产工艺 。从市场购进优质笨鸡苗进行散养,待鸡长到 1.5 市斤左右时宰杀 。制作时,先用含有肉桂等中草药的老汤浸泡、蒸煮,然后用白糖熏烤 。这样制作出来的大山烧鸡,肉质鲜嫩,鸡肉纤维细腻、肥瘦适度、鲜美可口 。外表枣红,鸡油欲滴,外酥内软,让人看一眼就馋涎欲滴 。而且价格实惠,是老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
魏集肴驴肉同样历史悠久,早在南宋建炎二年(1128 年)就已远近闻名 。它选用内蒙古大草原的两岁毛驴,配以百年老汤,添加白芷、八角、肉蔻、丁香等十几味名贵中药精心煮制而成 。制作过程中,先将洗净的驴肉断成大块,放入锅内加适量的水和老汤,锅内放一布袋,内装芳香肴药 。急火攻三小时许,根据肉的肥瘦采取除油或添油措施,始终将肉与油的比例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最后改用文火焖蒸四五小时 。这样煮出来的驴肉色泽酱红,肉质酥烂醇香,味道鲜美可口 。驴肉不仅美味,还具有补气养血、养心安神等功效,深受人们喜爱 。
城市建设:宜居宜业的家园

滨州在城市建设方面成绩显著,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在 “双型” 城市建设方面,滨州抢抓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机遇,布局和建设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城市 。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领导小组和职业教育发展专班,统筹推进职教高地建设和 “双型” 城市建设各项工作任务 。制定实施《关于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的实施方案》,创新搭建 “五院十校 N 基地” 发展平台,推动职业教育资源提质扩容 。全市现有各类职业院校 27 所,在校生 6.3 万人,年培养培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技术技能人才近 2 万人 。滨州还坚持 “扎根滨州办职教、围绕产业强专业” 理念,提高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和紧密度 。把专业建在产业上,围绕全市产业发展,调整专业设置,全市职业院校开设专业与本地产业匹配度提升到 77% 。把校园搬到企业里,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职教园区、产业学院和实训基地 。目前全市 “校企合作” 企业突破 1000 家,职业院校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 1000 余个,“订单式” 培养占就业学生比例逐年提高,达到 35% 。“入学即入岗、毕业即就业、专业即产业” 的职教模式惠及各方,连续 3 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 95%,本地就业率、专业对口率、企业满意度均超过 85% 。
在 “心安城市” 建设方面,滨州从社会治安、就业创业、居住环境、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全方位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实施安身、安业、安居、安康、安心 “五安” 工程 。在安身方面,用平安建设推动 “心安城市” 建设,让平安法治可知可感可及,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截至 10 月底,全市刑法立案、查处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 14.9%、12.2% 。在安业方面,坚持就业优先,就业创业互促共进,让市场主体和城乡居民各安其业 。优化招引机制,吸引企业与人才 。今年以来,滨州市累计提供就业岗位 6.3 万余个,校企合作 1090 家 。在安居方面,着力提升绿环境、居环境、车环境、路环境,打造城市景观风貌,让社会主体感受到 “家门口的幸福” 。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新建、续建 17 个安置区,改造老旧小区 193 个 。在安康方面,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 。同时,聚焦 “预防、医疗、保障” 关键环节,实施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 。滨州是山东省汇集医疗、中医、公卫应急救援 “三大省级区域中心” 落户的 3 个城市之一 。在安心方面,发布全国首个 “心安城市” 建设指标体系,心理咨询室等服务机构达 1500 个 。
在品质城市建设方面,滨州持续不断地推动 “品质滨州” 建设,坚定走集约化、内涵式、可持续的精明增长新路 。建立 “八大品质” 评价标准体系,全面提升发展、科创、开放、服务、文化、环境、民生、平安 “八大品质” 。在发展品质上,站在世界、中国、山东 “三张地图” 旁谋划滨州发展,连续举办高规格会议,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在科创品质上,成立实体化运行的市级科创委,全面深化 “双型” 城市建设,“五院十校 N 基地” 科创格局加速构建 。在开放品质上,已与 186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连续 5 年入选中国外贸百强市 。在服务品质上,牢固树立 “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 的理念,创新实施 “成就企业家梦想” 行动 。在文化品质上,深入开展 “在滨州、知滨州、爱滨州、建滨州” 主题实践活动,举办众多重大文化活动 。在环境品质上,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推进城市更新,深化 “绿满城市・花漾滨州” 行动 。在民生品质上,“三保” 水平稳居全省前列,成功入选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 。在平安品质上,作为全国 “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不断深化 “法智护航” 助企圆梦 。
总结:未来可期的滨州

滨州,这座位于山东北部的城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它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蓬勃发展的现代产业;既有秀美的自然风光,又有丰富多样的美食;既有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又有充满活力的发展前景。
滨州的综合实力不容小觑,在经济、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它的发展潜力更是巨大,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对人才的大力引进,滨州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无限可能。
如果你还没有来过滨州,那么不妨找个机会,亲自来这座城市感受一下它的独特魅力。相信你一定会被滨州的热情好客、丰富美食和蓬勃发展的活力所吸引,对这座城市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