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雅量二十八:谢安泛海
【原文】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悦,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谢安早年在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的东山隐居的时候,有一次和孙绰等人一同乘船出海游玩。

图片来源于网络
谢安,字安石。东晋中期著名政治家,官至录尚书事(总领百官、军政大权总揽)、卫将军,死后追赠太傅,庐陵郡公,上谥号“文靖”。
谢安早年就以清谈出名,还未成年的时候,其清谈的水平就被当时的名士王濛和丞相王导所认可,在名士圈子里一下就打出了名气。
出了名的谢安一直不愿出来做官,朝廷多次征召他出仕,谢安逼不得已,先后两次奉召,但做官的时间都不长,就找借口辞官回绍兴了。有关部门不乐意了,当时谢家并不能算是第一流的高门,还如此不识抬举,就有人上疏弹劾,把谢安拉入黑名单,永不录用。
这样一来,反而成全了谢安。谢安就和那些隐居在绍兴的名士,如王羲之、孙绰、许询、支遁等人交好,整天游山玩水、清谈论道,过得好不快活。闲暇之余,谢安还给他的子侄辈们兼做家庭教师,承担起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这一则故事,就是发生在谢安隐居的这段时间里。
谢安真的想隐居避世吗?怎么可能!我们看看那些征召谢安的都是些什么官职吧,先是司徒府的佐著作郎,也就是个文字秘书,还是个“佐”的,助手的意思。再是尚书郎,并琅琊王友,这应该是司马昱征召他,但是我们前面介绍过谢安对司马昱的评价很低,可能有点看不上他,也没去。再后来是吏部尚书范汪征召他为吏部郎。看到了吧,都是一些“郎官”一类的中低级属官。谢安是嫌官职太小了!
而隐居就不一样了。东晋施行的是门阀政治,一个人官职的高低,家族出身很重要,名望也很重要。当时的名士们深受社会推崇,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所以没有官职不要紧,先在名士圈里混出一个好口碑,比在官场中从中低级官吏做起,一步一步往上爬更有效。更何况上古以来,隐士们都被掌权者看重。越是宅在家里,就越有人捧着高官厚禄等在门口请出山。
谢安深谙此道。直到谢安四十岁时,都在绍兴隐居。但他并不是蒙头做一个自给自足的老农民,而是一直混迹在时尚界(名士圈)的最前沿,“哥不在江湖,但江湖始终有哥的传说。”说的就是谢安这种情况。
在名士圈里攒了二十多年的人品,谢安终于等来了他要的机会。当然这个机会来得也不太合时宜,但不管怎么说谢安出山做官了。这些我们会在后面有所介绍。
孙绰,字兴公,东晋中期著名文人。之所以称孙绰是文人而不是文学家,是因为孙绰文采很好,在当时和袁宏并为一代文宗,但是却没有留下什么脍炙人口的佳作。
孙绰拿手的,是诗歌和诔(音lei、第三声)文,也著有多篇关于《论语》、《道德经》等典籍的研究性文章,可惜都散佚了。孙绰的诔文写得好,以至于当时的很多大人物故去后,诔文都是孙绰写的。
诔文,类似于现在追悼会上宣读的悼辞,记述死者生平、并以寄托哀思的一种文体。孙绰的诔文写得文采飞扬,每一篇都令人叹为观止。但是孙绰有个不好的毛病,就是喜欢在诔文里故意夸大自己和死者的交情。这种借死人抬高自己的做法,深为当世所不齿,大家都认为孙绰人品太差,从而遭到豪门世族的一致鄙视。
所以孙绰在《世说新语》里就是一个搞笑的存在。很多关于孙绰的故事,几乎都可以划入笑话一类。
船出海不久,海面上刮起了大风,波涛汹涌。孙绰、王羲之等人有点害怕,就提议打道回府。而谢安游兴正浓,不停地吟咏古文,并高声长啸,根本不提调转船头的事。驾船的船工们看到谢安并不害怕,还很兴奋的样子,就继续驾船向深海驶去。很快,风越刮越大,浪也更加汹涌,孙绰等人都不敢就坐,不时发出阵阵惊呼。谢安这才缓缓说道:“再这样下去,恐怕我们都回不去了。”众人一听,赶忙附和,要求船工们转向,把船开回岸边。
古人们通常都在湖河里泛舟,哪里经过大海里的风浪。谢安的表现,当然比孙绰等人要好很多。但是我们只要仔细想一想,海上的风浪到底有多大,船工是最有发言权的。船工们都没有提议返回,说明当时海上的状况,并没有到不可控制的地步,只是孙绰等人没经历过这样的风浪,打内心里恐惧而已。如果风浪真的大到了很严重的地步,还需要等谢安发话吗?船工们早就调转船头回家了。
“孙、王诸人”中的王,到底是谁?恐怕应该是王羲之了。当时居住在绍兴的,除了王羲之,还有出身太原王氏的王述,也就是王坦之的父亲。但是从史籍中的记载来看,王述和谢安没多少交情,年龄也偏大,同时还在为母亲守孝,应该不可能参与这种驾船出海的冒险游戏。
经过这件事,谢安临危不惧的气度受到社会舆论的好评,大家都认为这样的气量,足以统领百官,稳固社稷,安定社会民心。
攒人品也是要通过一件一件的具体事例,累积自己在圈子里和社会上的“赞”。谢安走的就是这样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有了好名声,还怕没人青睐吗?
果然,当谢安的人气空前高涨的时候,著名的权臣桓温看中了他。再加上谢家遭遇一连串的变故,为了支撑家门,谢安走出了东山,来到荆州做桓温的征西将军司马,从而正式踏入政坛,开启了一代名臣的仕途之路。
可能大家没想到吧,鼎鼎大名的谢安,仕途的起点竟然是给桓温做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