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与科举|2:赵匡胤与此人关于考试的历史著名对话,说了些啥

2025-09-20 19:26 来源:秀流网 点击:

诗词与科举|2:赵匡胤与此人关于考试的历史著名对话,说了些啥

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虽然出身行伍,但是高度重视教育文化事业。“黄袍加身”,登基改元的当年,赵匡胤便指示有关部门,抓紧组织科举考试,选拔治国理政急需之人才。开国之初,千头万绪。大宋周围,还有林林总总的大小政权存在,国际形势并不安宁。对于这种形势,口才极好的赵匡胤,有句精彩名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在这种情况下,赵匡胤还有闲心组织科举考试,足见他对这项制度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十分到位。夺权成功后的第二年,赵匡胤依然举办科举考试没商量,说明他在人才问题上,颇有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虽然有些人对赵匡胤主导的“重文抑武”基本国策颇有微词,但是赵匡胤一代英主的作为和地位,无法抹杀。

在大宋立国后第二年,也就是建隆二年(961年)进士科考试结束后,有个名叫宋白的人榜上有名。此人乃大名(今河北大名县)人氏,时年只有二十五岁,属于比较年轻的新科进士。

宋白自幼饱读诗书,聪颖过人。十三岁时,就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在古代,年纪轻轻就能金榜题名之人,除了勤奋,还需要有一定天赋和运气。穷经皓首,打拼科场几十年却一无所成的读书人,多的数也数不清。进士及第后,宋白在大宋官场浸淫多年,任职经历比较丰富。既做过地方主官,也出任过中央政府大员,官终吏部尚书。

在中央政府机关任职期间,宋白曾受皇帝委托,三次主持科举考试,也就是担任主考官的角色。在主持一次科举考试期间,宋白与赵匡胤之间,发生了一段科举史上十分著名的对话。这段对话,如今还经常出现在教材教辅之类的书籍材料中。

宋白耳朵根子比较软,遇事有时抹不开情面,又比较贪图小便宜一些。有一次被任命为主考官后,有些人就来走他的门子,请托他照顾自己的子弟或关系户。在这期间,宋白想必也是收了人家一些钱财礼品的。在确定录取名单时,宋白心里犯起了嘀咕。他有心想照顾录取几个请托关系户,又明白这些人的能力学识,实在摆不上台面。如果因此而引起朝野的质疑不满,就比较麻烦。

犯了难的宋白,思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自以为巧妙的招数。他搞出了一份预备录取名单,跑去向赵匡胤请示汇报,意思是让他审核签字。一旦皇帝首肯,一言九鼎,谁还再敢说三道四。宋白不愧叫宋白,他这是要狐假虎威,借皇帝之名,把自己彻底洗白。

赵匡胤是何等聪明之人,他一眼就看穿了宋白的把戏。盛怒之下,赵匡胤拍着桌子,叱骂宋白道:“我说宋白,你小子想跟我玩心眼是不是?我委托你当主考官,是让你秉公办事,唯才是举。现在你拿了一份破名单让我点头确定,我又没看过他们的试卷文章,怎么来确定?你是想如果出了乱子,好让我来替你顶缸吧?告诉你,门儿都没有!你赶紧回去,给我好好地评判试卷,老老实实地按考生的真实水平,认真确定录取人选。皇榜公布之后,一旦发现有什么问题,本皇帝先砍了你小子的脑袋再说!”

被赵匡胤这么一通臭骂,宋白吓得冷汗直流,再也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乖乖按考生实际水平提交了录取名单。大凡想跟别人玩心眼之人,往往觉得自己比对方聪明。人们常说的自作聪明,就是这个意思。倘若动心眼的对象,是比自己聪明的上司,就会很难看了,比如宋白之于赵匡胤。还好赵匡胤没那么狠,事后没有对宋白追加什么惩戒措施。这事儿如果犯在朱元璋手里,宋白不死也得脱层皮。

得益于赵匡胤的一通敲打提醒,宋白幡然醒悟,再也不敢瞎胡来。他主持科举考试,落下了个知人识人、选才准确的不错名声,为自己赚来了“名臣”的名头。经宋白之手,选拔出了不少才子名士兼干才,比如苏易简、寇准、王禹偁、胡宿、李宗谔等等。不然的话,宋白也许就会在徇私舞弊的错误泥潭里越陷越深,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这说明,官员在有犯错苗头之时,及时咬咬耳朵、扯扯袖子,使之红红脸、出出汗,还是很有必要的。

宋白是宋初知名度较高的诗人,在从政之余,他写下了很多诗词作品。宋白影响最大的诗词作品,当推他的一百首《宫词》。比之于前人的同类作品,宋白的《宫词》在笔法内容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和拓展。宋白笔下的《宫词》,笔触已经不仅限于宫闱秘事、宫女幽怨之类,而是涉猎面较广,还包括历史、政事、社会,甚至政治文学主张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宋白的《宫词》,分为“述古”和“言今”两大类别。如果从内容上再细分,则可分为国事朝政、宫廷唱和、宫怨新变、帝王出游、以古劝今五个部分。所谓“述古”,就是咏古感怀、借古喻今。所谓“述今”,就是记录反映宫廷、政府所发生的一些事件。无论是“述古”还是“言今”,宋白的不少《宫词》都蕴含了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创作理念。从这一点上看,相比于前人的同类作品,宋白的《宫词》显然是出新拓展了。

从形式上看,宋白的《宫词》跟前人作品基本相同,体裁都是七言四句古诗,每首记录一事或抒发一感。宋白写了那么多首《宫词》,水平自然参差不齐,不可能首首都是精品。有些作品,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和社会意义。也有些作品,基本相当于流水账,乏善可陈。

“南宫春榜奏贤良,万乘临轩试一场。赋出御题深称旨,状元先拜秘书郎。”这是宋白的《宫词》之四十,写的是科举考试的情况。“万乘临轩试一场”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反映出科举考试的盛况,以及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在宋初,每科录取进士,大都在十几二十来人,少的时候甚至才七八人。录取人数那么少,报考人数那么多,竞争之激烈可以想见。宋代进士科“扩招”,始于宋太宗赵光义。到了宋仁宗赵祯当政时期,进士科得以大幅度“扩招”,每次录取人数达二三百人。

“小苏年少最多才,半酒扶将入内来。重饮玉钟方下笔,思泉如涌不劳催。”这首《宫词》之八十五,也与科举考试有关。从内容属性上看,这首《宫词》是写朝中同僚的性格为人、逸闻趣事。其中的“小苏”,指的是朝中大笔杆子苏易简。苏易简是宋白做主考官时选拔出来的状元,此人才高八斗,嗜酒如命,离了酒几乎啥事也做不了。而只要酒管够,则下笔如有神。所以,常常酒至半酣被扶着入宫处理公务,并且还要再喝一通才能提笔撰写公文。因为不知节制,这个苏易简年纪轻轻就把自己给喝死了,殊为可惜。

宋白的《中秋感怀(二首)》,写得含蓄自然、饶有情趣。之一:“去年今夜此堂前,人正清歌月正圆。今夜秋来人且散,不如云雾蔽青天。”之二:“云彩冰光似去年,去年人月两蝉娟。今宵不辨连明坐,拼醉抽身黑处眠。”这两首诗写中秋月圆之夜的相思之情,手法与众不同。心中牵挂之人不在身边,即便是皓月当空,又有什么意思?还不如乌云满天算了。呼唤不来乌云遮明月,那干脆一醉方休,蒙头大睡去也。这样的表达方式,比直抒相思之情,更胜一筹,也更具感染力。

七十六岁时,宋白驾鹤西去。在古代,这已属高寿。




相关标签:

​王小蒙扮演者毕畅老公是谁呀(毕畅离婚后独自抚养两个孩子)
2025-09-20 19:23:47

​王小蒙扮演者毕畅老公是谁呀(毕畅离婚后独自抚养两个孩子)

王小蒙扮演者毕畅老公是谁呀(毕畅离婚后独自抚养两个孩子) “王小蒙”毕畅:不顾师父反对嫁富商,老公被判14年如今过得咋样? 或许相比毕畅这个名字,观众还是对其《乡村爱情...

2025-09-20 19:21:32

​历史人物:明朝灭亡的 崇祯皇帝为什么救不了大明江山

历史人物:明朝灭亡的 崇祯皇帝为什么救不了大明江山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朝皇帝崇祯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人能不能改变历史?可以,当然可以,商鞅、秦...

​历史人物解读:刘备逃跑时带着那么多的荆州百姓 他们为什么会跟着刘备一起走
2025-09-20 19:19:17

​历史人物解读:刘备逃跑时带着那么多的荆州百姓 他们为什么会跟着刘备一起走

历史人物解读:刘备逃跑时带着那么多的荆州百姓 他们为什么会跟着刘备一起走 对刘备和荆州百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曹操南征、刘备携民渡江的...

​清朝军队是如何打败闯王闯王李自成的直接把闯王李自成打出恐清症
2025-09-20 19:17:02

​清朝军队是如何打败闯王闯王李自成的直接把闯王李自成打出恐清症

清朝军队是如何打败闯王闯王李自成的直接把闯王李自成打出恐清症 说起我国明末清初历史中提闯王李自成以及大顺政权最终灭亡的这段历史,大多数人往往会将山海关之战拿出来评价...

​历史人物张飞的简介(三国演义里张飞的简介和介绍)
2025-09-20 19:14:47

​历史人物张飞的简介(三国演义里张飞的简介和介绍)

历史人物张飞的简介(三国演义里张飞的简介和介绍) 在《三国演义》中,张飞被描写为: “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这是什么形象? 一个身高一八...

​古代的状元是怎样的存在?最后都能身居高位吗?
2025-09-20 19:12:32

​古代的状元是怎样的存在?最后都能身居高位吗?

古代的状元是怎样的存在?最后都能身居高位吗?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

2025-09-20 19:10:18

​长孙皇后为何被称为千古第一贤后呢?她的美誉从何而来?

长孙皇后为何被称为千古第一贤后呢?她的美誉从何而来? 文德皇后长孙氏,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唐太宗皇后,唐高宗之母。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

2025-09-20 19:08:02

​唐朝两都有多少恶棍?他们在天子脚下有多猖獗?

唐朝两都有多少恶棍?他们在天子脚下有多猖獗? 说起古惑仔,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的香港电影中的经典形象。他们是一群喜欢纹身、崇尚暴力的地痞流氓,常常聚集在一起干一些违法...

​北宋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征服西夏,攻灭吐蕃,被宋朝称为奸臣
2025-09-20 07:32:59

​北宋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征服西夏,攻灭吐蕃,被宋朝称为奸臣

北宋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征服西夏,攻灭吐蕃,被宋朝称为奸臣 文|米君,专栏原创作者、自由撰稿人未经授权的复制粘贴和转载追究法律责任民国时期的文学大师胡适先生说“历...

​西游记里的乌巢禅师到底是谁(乌巢禅师的真实身份来历)
2025-09-20 07:30:44

​西游记里的乌巢禅师到底是谁(乌巢禅师的真实身份来历)

西游记里的乌巢禅师到底是谁(乌巢禅师的真实身份来历) 乌巢禅师是《西游记》原创的一个艺术形象,这个形象涉及到藏传佛教。因而,“乌巢禅师”这个问题讨论起来就比较复杂了...

​克里米亚汗国世系简介(克里米亚汗国是蒙古人建立吗)
2025-09-20 07:28:29

​克里米亚汗国世系简介(克里米亚汗国是蒙古人建立吗)

克里米亚汗国世系简介(克里米亚汗国是蒙古人建立吗) 一、克里米亚汗国,也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建立的。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实在是太能生了。成吉思汗自己有8个儿子,他的大儿子...

​在历史上科举制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
2025-09-20 07:26:14

​在历史上科举制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

在历史上科举制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科举真...

2025-09-20 07:23:59

​司马迁受到腐刑后,说了些什么?

司马迁受到腐刑后,说了些什么?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及意义(如何评价左宗棠收复新疆)
2025-09-20 07:21:44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及意义(如何评价左宗棠收复新疆)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及意义(如何评价左宗棠收复新疆) 一千多年前,有位叫做王之涣的诗人,来到了凉州(今甘肃武威)。当他眺望西北大地时,感慨万千,遂写下千古名句:羌笛...

​范蠡身上有什么故事?他与勾践是什么关系?为何被称为商圣?
2025-09-20 07:19:30

​范蠡身上有什么故事?他与勾践是什么关系?为何被称为商圣?

范蠡身上有什么故事?他与勾践是什么关系?为何被称为商圣?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范蠡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范蠡这个名字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

​白莲教、小刀会教、捻军教、红灯照、义和团怎么排名
2025-09-20 07:17:15

​白莲教、小刀会教、捻军教、红灯照、义和团怎么排名

白莲教、小刀会教、捻军教、红灯照、义和团怎么排名 说到白莲教,小刀会教,捻军教,红灯照,义和团其实都是晚清的一些组织,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么组织那么谁更加厉害一些呢?如果要...

2025-09-20 07:15:00

​浅析宋朝文官制度的得失,有何利弊?

浅析宋朝文官制度的得失,有何利弊?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

​清朝当初被八旗军队打天下 养活他们需要多少钱
2025-09-20 07:12:45

​清朝当初被八旗军队打天下 养活他们需要多少钱

清朝当初被八旗军队打天下 养活他们需要多少钱 对清代养八旗要多少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八旗制是清代特色,更是武力夺取天下的基础,...

2025-09-19 20:01:07

​明朝出了那么多的奇葩皇帝,为何国祚还能长达276年?

明朝出了那么多的奇葩皇帝,为何国祚还能长达276年? 众所周知从正德开始,明朝就有了亡国之象,七搞八搞积弊很深,基本都是奇葩皇帝,那么为何明朝国祚还能长达276年?其实答案...

2025-09-19 19:58:52

​宋朝319年间有9位太后垂帘听政

宋朝319年间有9位太后垂帘听政 刘娥画像 真宗画像 徽宗即位前,哭求向太后垂帘,以示自己登基的合法性。 这幅画为徽宗所画 电视剧《大宋宫词》的话题在网上不停发酵,该剧讲述宋...